AAAT

吴晓求:稳股市、稳楼市是当务之急

时间:2024年12月20日 作者: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 

导读:

202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应邀出席南方周末第二届新金融大会,并作题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主旨演讲。吴晓求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股市、稳楼市。有一些人认为是在制造泡沫,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稳股市、稳楼市是当务之急,是正确的政策措施。”他认为,房地产渐渐回到一个正常状态,资本市场的回升有其客观基础。目前采取有效的措施,让这两类存量资产稳住、回升,对当前乃至未来的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央行在稳定资本市场中又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01

核心是激发需求有效扩张


针对当下中国经济,吴晓求坦言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问题,2025年困难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外部不确定性在增大。

但在他看来,某些国家的贸易壁垒政策不足以让其繁荣发展起来,这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现代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低税赋,资本、货物以及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但凡违背了这样的基本规则,很难想象哪个国家经济会有很好的发展。”

吴晓求认为,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做对自己的事。一定要客观看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在哪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去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的问题,直接原因是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信心和预期问题。”吴晓求表示,从金融数据来看,1至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6.8%,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下降7.4%。这反映出消费需求意愿在下降,投资的欲望也在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对2025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的战略布局,特别提出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尤其围绕着房地产、资本市场采取了一些超常规的政策,我认为,这都是非常正确的,核心是要激发需求的有效扩张。”


02

如何有效扩张消费?


吴晓求认为,需求有效扩张必须克服其制约因素,一是现期收入,二是存量财富。现阶段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大,行业企业利润在减少,通过增加现期收入来扩张消费的可能性比较小,更适合作为未来长期的战略目标和改革方向。财富的缩水也会制约现期消费,亦即经济学上常讲的“消费是财富的函数”。

在吴晓求看来,中国居民部门的财富或者存量资产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占60%的房地产和约占40%的金融资产。“房地产作为资产流动性比较差,它对消费的边际效力相对比较低,虽然房地产的稳定不会马上扩张消费,但是对未来消费的收缩有企稳作用。”吴晓求指出,9月24日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充分强调了稳定房地产和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对未来消费的扩张将形成坚实的基础。

“居民部门的金融资产中,有一大部分是居民储蓄存款。受益于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较好的信用,这一部分没有减值,相对稳定。而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都处在缓慢的缩水之中。”吴晓求指出,“如果房地产下行,证券化金融资产也在缩水,加上收入又没有有效地增长,消费当然就不会扩张。”

如何扩消费?吴晓求认为,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比较高,它对消费扩张的边际效力比较高,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存量资产止跌回稳和止跌回升。他说,“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股市、稳房市,强调了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也强调了资本市场的止跌回升,两个用词不一样,意味着在政策实施中有所不同。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03

央行对资本市场不再是“远远地眺望”


吴晓求对央行此次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央行在稳定资本市场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吴晓求表示,“我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央行功能时说,‘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实际上暗含着要求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实现功能的转型和升级。”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研究员 李鹤鸣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