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至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年会系列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参加。二十国集团财政和央行部长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持续扩张,但增速疲弱。IMF最新报 查看全部...
  • 吴晓求: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复杂变化,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发布时间:2019-10-21
    10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在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中国经济会有滞胀风险吗?决策者面临什么棘手难题?传统的“三驾马车”还好使吗?吴晓求分享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吴 查看全部...
  • 张明 : 美国经济真的很糟糕吗?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发布时间:2019-10-12
    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美联储在三年时间内加息九次。然而,在2019年7月底与9月中旬,美联储已经连续降息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由紧趋松,自然意味着美国经济的上一轮复苏趋于终结,美国经济甚至开始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当 查看全部...
  • 周颖刚、蒙莉娜:香港高房价之镜鉴

    IMI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

    发布时间:2019-10-10



    近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接连发文,指出香港修例风波发展至今,折射出的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风波背后,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香港发展的最突出、最迫切、最让人诟病的问题。” 而香港高房价导致的 查看全部...
  • 张瑜:当我们谈及负利率时,究竟在谈什么?

    IMI研究员,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发布时间:2019-09-27
    一、引言

    负利率的触发因素有两方面:刺激经济的角度与遏制汇率升值的角度。全球负利率进一步加深、负利率资产迅速扩张成为了近期金融市场最大的担忧之一。从负利率的触发因素来看,一方面,从传统货币理论的角度出发, 查看全部...
  • 朱太辉:金融韧性的理论渊源、国际实践和政策启示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原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发布时间:2019-09-27
     1

    金融韧性的理论渊源

    “韧性”(resilience)原本是生态学中的术语,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领域的研究。发展至今,“经济 韧性”已经得到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是指经济体能够抵挡市场、竞争和 查看全部...
  • 王国刚:新中国70年践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历史经验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

    发布时间:2019-09-27
    1948年12月1日,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标志着构建新中国货币政策体系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历经了探索(1949-1978)、形成(1979-2017)和完善(2018-)三 查看全部...
  • 周文渊: 专项债体现了财政体系转型方向

    IMI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投资委员会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9-09-21
    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相关措施。对于专项债具体专项在哪里,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具体解释指出,“本次专项债券使用范围较原来有所扩大,主要是财政部根据地方上报项目和实际情况,扩大 查看全部...
  • 焦瑾璞:亟需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监管

    IMI学术委员、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

    发布时间:2019-09-21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对于经济活动非常重要,金融供给侧改革有两大转变,一个转变是从强调规模和数量转向强调功能和结构。第二个转变是更加进一步的下沉,强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基础设施仅管得严还不行还要满足效率。金融 查看全部...
  • 王剑:金融机构在新LPR机制下的挑战与机遇

    IMI特约研究员,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发布时间:2019-09-21
    1

    主要逻辑与结论

    我国已于2015年形式上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动区间全部打开,名义上已经能够实现市场化定价。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各项机制尚不成熟,现实中其实并未实现完全市场化,银行间市场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