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到之后的欧洲债务危机,接着是QE引发的全球外围地区的高通胀,然后是中东北非的内政动荡和地缘冲突,最近则是扩散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暴跌和经济衰退……这一系列环环紧 查看全部...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有很多关于中央银行的讨论和反思,各国情况存在差异,但也有不少有共性的问题。中国兼具一个大的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特征,外界对中国央行和货币政策也存在不理解,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 查看全部...
-
近年来,关于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探讨有很多,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产能利用率不高。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约12亿吨,产量约8亿吨,据此计算,产能利用率不到70%,得出产能过剩结论。二是钢铁行业亏损。目前虽进口铁矿石价格有 查看全部...
-
Britain and the rest of Europe fac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onstitutional convulsion after a narrow vote favour 查看全部...
-
一、美国宏观审慎与金融监管框架案例
1、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金融监管框架图
2、金融监管机构全称与负责人
危机前监管机构:
联邦保险办公室(FIO,Federal Insurance Office)
美国 查看全部... -
意大利社会学家杰奥瓦尼·阿瑞基把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分为四个周期:热那亚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和美国周期。与通常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周期概念不同,这个周期描述的是全球经济中心的变迁。每一个周期都是以物 查看全部...
-
2008年6月本书中译本出版之时,我以《探索中国的金融外交之道》为题作序,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资本流动、金融机构开放和储备资产运用等四个关键性的金融外交政策。大约8年时间过去了,世界与中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 查看全部...
-
5 月9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对权威人士的访谈《开局首季问大势》,这是自去年5 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以此方式把脉中国经济。文章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 型,更不可能是V 型,而是L 型的走势。这个L 型是一 查看全部...
-
任何一个学术领域,只有做到十年以上的研究才能说出值得别人尊重的话,中国人民大学的品牌活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做了十年,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尊重,但未来仍然值得期待。这种期待源于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通过扎实的研究从 查看全部...
-
一个缺口
对我们在座的许多人来讲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数字: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以下简称亚开行)的估计,亚洲每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需求为8千亿美元。而亚开行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规模分别为560亿美元和2900亿 查看全部...
名家专栏EXPERTS
热门视点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