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IMI与人民银行联合调研团赴德参加ADB年会 聚议人民币国际化与法兰克福离岸市场建设
时间:2016年05月18日 作者:
2016年5月2日至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执行所长贲圣林、副所长涂永红、所长助理曲强、研究员钱宗鑫一行与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德金融经济中心(SGC)、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21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一同赴德国访问,并进行“一带一路”中德投资合作的调研。
5月3日,IMI成员参加了由SGC主办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年会的周边会议——德国主宾国会议“亚欧新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和“促进本币债券市场投资亚洲基础设施-中国、印度与印尼的成功案例”,探讨了中德两国间前所未有的密切经济关系。此次会议上,亚投行行长金立群、IMI贲圣林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以及德国央行和当地政府金融主管机关的代表都参加并发表了主旨演讲。金立群行长在演讲中介绍了亚投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必要性和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并表示以后亚投行与亚开行会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贲圣林所长以“世界需要新举措建立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为题发表演讲,他强调了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指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为更好地联系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合理地利用互联网金融可以促进亚欧新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5月4日上午,IMI与法兰克福歌德大学金融之家(Frankgurt Goethe University, House of Finance)联合举办了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外围会议“人民币国际化与法兰克福离岸市场建设”圆桌研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以及4名同行专家,中国人民银行法兰克福代表处副代表张俊彪,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副领事王星,中欧国际交易所董事长陈涵,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法兰克福分行主管,中石油等中资企业高管,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德国金融机构成员,歌德大学的师生等30多人出席会议。
会上,贲圣林所长以“人民币国际化:世界需要耐心”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指出了一个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波折和困难,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世界将带来益处。涂永红副所长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形象揭示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巨大增长情况,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瞩目的发展成绩,以及人民币超越日元、英镑成为第三大货币的前景。她提出,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汇率波动加大、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冲击加大的风险,需要加强人民币汇率和短期资本流动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带来了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人民币投资、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等几个重要的突破口。
调研期间,IMI成员还拜访了德意志联邦银行、欧洲中央银行(ECB)、德交所集团、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中欧国际交易所(CEINEX)、德国储蓄银行协会(DSGV)、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交行法兰克福分行、工银欧洲卢森堡总部等金融机构。在访问德意志联邦银行时,央行合作技术部的Martin Pontzon博士介绍了德国马克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经验,他提到保持贸易顺差和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在与工银欧洲举行会谈过程中,副总经理陈云程以及市场部、风险部、清算部、公司部、电子银行部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路径和模式,合规经营风险,卢森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国内人民币跨境政策变化对对离岸市场的影响,卢森堡人民币产品的创新,以及人民币基金的发展前景。在拜访德国储蓄银行协会时,金融市场关系部的主管Silke Mauch介绍了作为德国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的储蓄机构协会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经营以及风险管理情况。
国际货币研究所的本次欧洲之行获得了当地金融理论与实业界人士的支持与欢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成果亦得到广泛认可。未来,研究所将在互联网金融和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继续深化与SGC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走出去”,与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进行货币金融领域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深入交流。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