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IMI所长张杰教授荣获金融学杰出教师奖
时间:2015年09月17日 作者:
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的首届2015至2016年度“金融学杰出教师奖”的评选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所院校进行试点。经评奖委员会投票表决、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会批准,IMI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荣获2015至2016年度金融学杰出教师奖。
据悉,为加强中国金融学的学科建设,弘扬优秀教师在金融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进一步提高中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促进金融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原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特设立“金融学杰出教师奖”。其他获奖人员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健和张礼卿、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邹亚生和蒋先玲、厦门大学教授朱孟楠和郑振龙、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锡良和张桥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新蓉。
附:张杰教授简历
张杰,男,汉族,1965年生人。1984年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高等金融教育31年。历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财政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兼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杰教授非常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年如一日长期坚守在金融学教学第一线,连续十余年为本科生完整讲授《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并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杰教授始终坚持将金融教学与科研工作融为一体,作为我国金融学科领域有影响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仅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功底,而且非常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制度金融学和中国金融制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张教授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金融问题,在国有银行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方面见解独到,并出版多部金融著述。其学术成果曾获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张杰教授兼任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银监会银行业对外开放咨询小组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为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