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IMI -瀚德Fintech沙龙(第1期)探讨金融科技演化路径

时间:2016年08月02日 作者: 
7月30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深圳前海瀚德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IMI -瀚德Fintech沙龙”(第1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顺利举行。深圳前海瀚德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樊旼旼以“金融科技演化路径”为题发表了演讲。IMI所长助理、媒体财经评论员曲强,深圳前海瀚德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宫晓林,IMI研究员胡波、罗煜、曲双石、姜楠等出席沙龙并进行圆桌研讨。本次沙龙由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治主持。 0101

苏治老师主持沙龙

樊旼旼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金融科技的概况、特性及意义,讲述了它的主要演化路径,分析了中国Fintech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强核方法,并提出提高中国Fintech国际影响力的几点建议。 0102

樊旼旼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

她指出,从历史长河来看,金融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ICT技术的历次变革都深刻改变了其面貌,扩大了其服务的范围。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资本、技术三大驱动力共同促进了Fintech产业的发展,主要商业模式逐渐浮出水面。Fintech是一项具有一致性的技术创新应用经济活动。这些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同时遵循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 在演化路径方面,其从技术演变、市场竞争、产业融合等微观和中观角度分析了Fintech的演变过程,并认为金融科技的主要业务模式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科技产业的颠覆式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竞争,继而也推动了传统金融产业通过资本操作升级改造的动力。她提出,未来新的技术仍然会产生,也必然会衍生出新的金融技术产业,但是金融科技产业最终将会与金融产业相互融合,以传统金融产业吞噬金融科技产业而告终。 从中国国情出发,樊旼旼分析指出,中国fintech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于巨大的金融长尾市场空间、政府对金融科技柔性监管的态度以及大数据优势和较高的人工智能技术。要强化核心竞争力,必须提升技术实力,着重培养富有创业精神、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提高对于新兴产业的风险预测以及疏导的能力。在以上强核的基础之上,中国可以将在金融科技产业所积累的知识产权、技术及经验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金融的互融互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科技方式解决这一带国家相互间贸易结算等问题,增强中国金融科技在国际的影响力。 0103

沙龙现场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场学者对传统金融、金融科技创新及如何提高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