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海峡两岸金融改革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两岸金融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6年11月03日 作者: 
10月2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台湾永丰商业银行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金融改革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两岸金融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海峡两岸金融制度比较与合作展望”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台湾永丰商业银行原董事长邱正雄,台湾金融研训院原董事长许嘉栋,台湾银行原董事长、中华开发金融控股公司原董事长陈木在,台湾高雄大学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蔡颖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秦池江,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张之骧,闽江学院副校长庄毓敏,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孙鲁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际金融研究处副处长谢怀筑,德意志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姒元忠,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控官幸宇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尹继红,IMI副所长涂永红,IMI研究员承列、王芳、何青、胡波、钱宗鑫、赵雪情、姜楠等来自海峡两岸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金融实业界的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中国金融出版社、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参与报道。本次会议分为“《海峡两岸金融改革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和“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研讨会”两个部分,上午的《海峡两岸金融改革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由IMI副所长宋科主持。 会议现场 作为永丰商业银行的独立董事,蔡颖义教授在发布会上发表致辞,他介绍了本次研究合作的缘由,希望通过研究过去台湾金融市场的发展,得到一些对中国现行金融改革的借鉴,并了解台湾在两岸金融以及新的金融商品、尤其是以人民币为主轴的商品的发展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image006

 (蔡颖义)

 何青教授代表课题组从“协同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角度对报告进行了解读。在RII指数达到3.6、美国经常账户恶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助于破解新特里芬难题,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他提到,两岸协同金融发展的挑战主要在于大陆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并分析了中国目前利率、汇率和资本账户的改革方向。他提出建设两岸合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是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并建议以建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为起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image008

(何青)

邱正雄董事长首先回顾了九十年代日元大幅升值、资本市场出现泡沫的历史,分析同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九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发展而日本经济衰落的原因。他认为, 1992年台湾由中所得经济体跳升为高所得经济体的金融因素主要有四点:新台币汇率升值,台湾技术创新,美、日、台股市本益比变动,以及台湾央行对汇率升值的配套货币政策措施。 image010

(邱正雄)

在随后的专家点评环节中,秦池江所长、许嘉栋教授、魏本华局长、陈木在先生、张之骧司长、孙鲁军司长、谢怀筑研究员针对课题的意义和特点、报告框架和内容、两岸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中小企业融资、资本流动、特里芬难题等问题发表了精彩观点。 image012

(秦池江)

image014

(许嘉栋)

image016

(魏本华)

image018

(陈木在)

image020

(张之骧)

image022

(孙鲁军)

image024

(谢怀筑)

发布会结束后,当天下午举行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研讨会”。研讨会下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中两岸金融合作路径探讨”和“两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融资合作”两个专题,与会嘉宾针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庄毓敏教授在讨论中指出两岸金融合作要夯实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突出产业的互补性。与此同时,秦池江所长提出未来两岸应当以经济结构转型、金融资源利用、风险防范、民生问题、国际竞争等领域为重点展开合作。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台湾永丰商业银行合作《海峡两岸金融改革问题研究》课题,深入剖析两岸金融改革的历史和现实,以增进两岸之间的金融了解和便利相互借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未来两岸金融合作的途径和方向,探讨解决合作障碍的对策。课题组核心成员包括涂永红、张晋源、蔡颖义、王芳、何青、胡波、钱宗鑫、吴雨微等。来自台湾的邱正雄、许嘉栋先生都曾担任“台湾财政部”部长、“台湾央行”原副总裁,陈木在先生曾担任“台湾财政部”金融局局长,三位专家都曾深度参与过台湾的金融改革历程,他们对报告内容提出了深刻见解和富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image026

(会后合影)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