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举行 共探人民币国际化议题

时间:2014年07月21日 作者: 
陈雨露校长在“2014国际货币论坛”平行论坛上与中美学生代表合影 7月20日,“2014国际货币论坛”的平行论坛——“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台湾高雄大学应用经济系蔡颖义,CET学术项目学术主任冯禹,美国CET北京项目主任王维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何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曹灿,美国明德大学北京分校钱铂等嘉宾出席。本次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国际货币所研究员王芳主持。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CET学术项目联合举办,旨在为中美学生搭建金融领域的交流平台。论坛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的12名学生与10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人民币国际化议题展开圆桌对话,并由多名专家学者进行点评。 在开场致辞中,涂永红教授表示(待添加)。随后,论坛第一环节中,耶鲁大学的郭旸婧等六名学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台湾高雄大学应用经济系副教授蔡颖义,美国CET北京项目主任王维伦对本环节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论坛第二环节中,明尼苏达大学的闻道等六名学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曹灿,美国明德大学北京分校钱铂做了点评。 论坛第三环节中,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宋玉庚等六名学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CET学术项目学术主任冯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何青进行了点评。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行,为来自两国顶尖学府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学术才华的舞台,加深两国学生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对促进中美两国青年学子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CET学术项目创立于1982年,总部设立于美国华盛顿,是一个致力于美国留学生学习语言及文化的学术机构。北京CET汉语语言项目是CET学术项目设立于北京的一个分部,办学二十八年来,已为中美文化交流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秉承“大金融”学科框架和思维范式,以“融贯中西、传承学脉、严谨求实、咨政启民”为宗旨,以“走国际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逐步建成以国际金融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为主的世界一流智库”为目标,长期将科研视角聚焦于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及中国货币金融战略等国际金融领域,并适度拓展至其他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在学术交流、服务社会、推动国内外金融改革实践以及培养“能够在中西方两个文化平台自由行走”的国际金融人才等方面卓有成效。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