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杨涛做客第四期“IMI-瀚德Fintech沙龙”,主讲“金融科技引领支付体系变革”

时间:2017年03月06日 作者: 
3月3日下午,“IMI-瀚德Fintech沙龙”第四期在人民大学文化大厦605顺利举行。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就“金融科技引领支付体系”一题发表演讲。本次沙龙由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苏治主持。 1

苏治教授主持沙龙

演讲主要涉及金融科技与新金融变革、新技术对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影响和数字货币等。杨涛指出,支付不仅仅是公共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已经逐步成为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和市场营销的新手段。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新的玩家不断进入支付市场,原有的玩家并没有被击退,而是通过技术合作、商业合作等方式,以新的形式重新回到市场,市场竞争远没有结束。杨涛认为,支付体系中应用区块链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降低复杂性、改善端到端交易速度和资产与基金的可得性、降低多个交易记录持有方的沟通成本、提高交易记录的透明性和不变性、通过分布式数据管理提高网络灵活性、降低运营和金融风险等。 2

杨涛博士演讲

提到数字货币,杨涛认为,数字货币的概念模糊,且并非我国独有。由于发展迅速且缺乏理论支撑,各国在政策执行中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无论是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把数字货币、电子支付、金融科技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纠结在一起,即便是监管者也可能看不清内在的脉络。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国都开始更加重视利用新技术来改善国家支付体系效率与安全,从而助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数字货币及相关技术,也通常被放到支付创新层面来考虑,吸引了更高的政策关注度。他指出,未来的货币体系、货币发行或许是在中心化与去中心之间实现某种妥协。央行将来更可能在一些封闭式或半公开场景上,在资产交易市场而非货币市场上,以局域网、联盟链或私有链的形式,探索一些用于价值确定、交换和清结算的“准法定数字货币”试验。 3

沙龙现场

据悉,杨涛系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在货币与财政政策、金融市场、产业金融、政策性金融、支付清算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在多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多家财经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和撰稿人,完成经济分析和评论文章近千篇,主持完成30多项重要课题研究,多次参加国家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咨询会议。 (拍照、写稿:沈佳音)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