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人民币快速升值不可持续
导读:
一、近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升破6.4。您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及其原因?
这首先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正增长,其次是由于我国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
2020年以来,除我国以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去年年初的4.2万亿美元激增至目前的7.9万亿美元。而我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人民币上下。
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投资目的地。近年来,中美利差走阔,曾一度高达2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外资增持境内债券达1861亿美元,流入我国的直接投资(FDI)逆势增至2120亿美元,增长14%。境外资金大幅增持人民币资产,也推高了人民币汇率。
去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劲,应当说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些利好因素;去年末以来,没有新的利好刺激,人民币汇率表现总体稳定。但是,近日受一些不当言论误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一些超调现象。
二、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首先,美国经济下半年有望出现全面反弹,美元或随之走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1年美国GDP增速将达6.4%。同时,中美利差从去年的大幅走阔转向收窄,热钱涌入势头或有所收敛。去年11月中旬,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达2.5个百分点,为历史高点,而目前已收窄至1.5个百分点,且美债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上行的压力。
其次,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抵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能成为工具。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全球化定价,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很小。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全球(包括我国)供需关系和市场投机行为造成的,不可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
三、汇率单边快速升值会对市场主体带来哪些影响?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帮助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成本上升等生产经营困难。
四、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应对本币升值有哪些有效工具?
五、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汇率制度?
IMF公布的其成员国的汇率制度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硬盯住汇率制度、软盯住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2009年至2019年,采取硬盯住汇率制度(即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占比小幅提高,从12.2%升到12.5%,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占比从42%下降至34.2%,而实行软盯住汇率制度(即类似我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占比从34.6%大幅提升到46.4%。这说明采取类似我国汇率制度的国家已越来越多,也表明完全“清洁浮动”不一定优于非完全“清洁浮动”。
人民银行近期多次强调,要长期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可见,未来人民银行将注重正确的舆论和预期引导,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