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员朱鹤撰文指出,即便通胀抬头,只要不是严重的通胀,对经济利大于弊。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以此实现温和通胀的目标,是... 查看全部...
-
近日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撰文,从提升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做大做强都市圈等视角探讨了我国经济促进“内循环”之策,并指出做稳做实外贸基本盘是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国经济的... 查看全部...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撰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提出“双循环”战略的背景,强调实现国内大循环不仅要求需求侧的提升,也需要供给侧的改善以及制度体系改革的全面深化。文章还指出,以内循环促进外循环,是我国... 查看全部...
-
8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做客人大重阳,分享了他对中国财政政策的最新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深度认识中国”系列直播活动第八讲。
以下为直播实录
财政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查看全部... -
“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既要发挥信用货币可以灵活调控逆周期调节从而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货币超发滥发可能引发的经济金融恶果。”陈雨露指出,现代中央银行就是这... 查看全部...
-
人民币持续向好离不开内外因共同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指出我国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是人民币近期升值的主要原因。涂永红表示8月出口数据超预期,对稳定外贸和... 查看全部... -
准确理解和阐释“双循环”的政策含义
准确理解和阐释“双循环”的政策含义,首先要吃透中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循环”的几次重要讲话中的论述,这是我们讨论该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2020年5月14... 查看全部... -
2020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双循环”成为了国内外热议的一个新名词。如何理解“双循环”提出的宏观背景、“双... 查看全部...
-
全球经济“百年未有大变局”
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一直呈下行趋势。
看起来,这一趋势在未来还要延续一段时期。这让我们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那就是:全球经济遭遇了... 查看全部... -
内循环的核心是强化经济补短板
问:最近围绕“内循环”“双循环”的讨论特别多。您如何理解这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吴晓求从今年开始,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环境应该... 查看全部...
名家专栏EXPERTS
热门视点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