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IMIWorkingPapersNo.1828】后中等收入的对外开放——国际经验的启示

时间:2018年12月05日 作者: 

【引言】

经历了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后,中国进入后中等收入阶段。截止2017年,中国人均收入(GNI per capita) 869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6760国际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人均收入处于后中等收入阶段(upper-middle economies)的中间水平[1]。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高速成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步入后中等收入阶段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中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值此中美贸易争端之际,更需要对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做出长远考虑,明确未来对外开放政策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国际经验对于回答上述问题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我们观察的样本包括三个组:前沿经济组、从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的赶超成功组和长期陷入中等收入未能进入高收入的赶超失败组。我们观察和比较以上不同组别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开放等多个维度的开放事实和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开放政策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的启示。

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赶超成功经济体在对外贸易、FDI、ODI、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开放程度持续提高,逼近前沿经济体;赶超失败经济体开放程度远低于成功组,且在有些开放政策领域陷入停滞。对外贸易、FDI、ODI等领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市场竞争,帮助企业在全球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恰当的汇率制度和审慎的资本项目开放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国未来对外开放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国际贸易规则方面接受和倡导对知识产权、劳动权益和环境的保护;积极开放现代服务业领域的FDI;减少ODI限制,帮助企业克服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失灵;尽快引入浮动汇率制度并渐进开放资本项目。

[1]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国人均收入出于上中等收入(upper-middle income)经济体。上中等收入的区间标准是人均GNI处于3956和12235美元之间。

【作者】

张斌, IMI特约研究员,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邹静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讲师。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