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12月28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12月29日 作者: 

亚投行正式成立 首批项目有望2016年年中批准

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12月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正式成立。亚投行正式宣告成立,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的法人地位正式确立。”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当日在北京表示。 根据亚投行协定,至少有10个签署协定的成员国已交存批准书,且其初始认缴股本的加总数额不低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宣告成立。 截至12月25日,包括缅甸、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中国、蒙古国、奥地利、英国、新西兰、卢森堡、韩国、格鲁吉亚、荷兰、德国、挪威、巴基斯坦、约旦等在内的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50.1%。 楼继伟透露,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2016年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选举亚投行行长和各选区董事,审议通过银行业务、财务、人事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为亚投行正式投入运营奠定基础。

中欧所将推出以A股为基础DR产品 开展D股研究

上海证券交易所12月25日新闻发布会指出,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所)于11月19日正式于德国法兰克福开业。至今,运行已有一月余。目前,欧洲等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产品仍不熟悉,离岸人民币使用范围不广、使用量有限。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中欧所的当下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境外投资者了解、参与离岸人民币证券产品交易平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推广人。 上交所称,总体来看,运行首月内公司运作和各项业务均有序平稳开展。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产品交易情况符合预期。为境内交易所的境外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批上线的199只产品,投资者参与适中,交易量符合预期。截至2015年12月17日,中欧所产品成交总金额达2.66亿元人民币,其中ETF基金产品成交额为2.62亿元,整体成交额高于欧洲其他交易平台中国相关产品同期交易总量。特别是在12月1日IMF正式宣布将把人民币纳入SDR后,中欧所当天交易量创新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中欧所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机会,具有较大潜力。此外,首月交易还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投资者较为偏好沪深300指数;二是成交额波动较大。这些实战数据都为中欧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推荐阅读】2015年12月25-27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