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调整期,经济下行面临压力,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仍然让人充满期待。
全球经济:长期低迷、此起彼伏
上世纪中期之后,以中国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 查看全部... -
今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虽然大家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早有预期,但风险偏好崩坏如此之快(risk off),还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虽然这次市场动荡原因复杂,比如大家对于长期货币量宽的边际效应衰 查看全部...
-
核心观点:2016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非制造业均现疲态,就业依然强劲,通胀预期有所缓和,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对经济数据的反馈体现为易下难上;疲弱经济数据下,美联储货 查看全部...
-
2015年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加大,离、在岸市场汇差拉大,资本外流压力凸显,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看贬人民币的声音甚嚣尘上。
事实上,中长期看,持续贬值的经济基础并不存在,当下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实在 查看全部... -
一、美国2008年危机前,美国实行联邦和州政府两级、多个监管机构并存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主要有美联储(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贷监理署(OTS) 查看全部...
-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金融监管改革着墨不多,“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可见,当初只是强调监管协调 查看全部...
-
变局本质“不要忘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下,金融配置资源的同时,也在配置风险,这才是金融的本质。”赵锡军开门见山说到。
在赵锡军看来,本轮来自全球的金融风险可以从“失衡”说起。现代金融好比海洋里行船,波动极大, 查看全部... -
周小川: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次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感谢各界对50人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感谢樊纲同志对50人论坛2015年工作的贡献,以及刚才所做的2015年的工作报告。
首先,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重要 查看全部... -
序曲:中国入局
中国的出现多少有些偶然,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融入世界生产体系的最初尝试。尽管中国是比四小龙还晚出现的后来者,但廉价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迅速被西方资本利用,FDI进入中国,实体产 查看全部... -
一、2016年的两个可能的“极值”预警
2016年初的全球股市大跌预示着从现在到2018年这段时间是金融危机“敏感期”(倒计时)。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人愿意听到这类预期。2016年随着美联储是否再加息(44%的可能性)和日本负 查看全部... -
近期,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关注程度非常高,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国内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是又走回头路跟随日、欧央行的步伐走向新的一轮宽松,还是保持定力,坚定地为供给侧改 查看全部...
-
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央行(美联储)资产规模快速大规模扩张(从2008年底9000多亿美元扩大到2012以来的4.5万亿美元左右,扩大了约5倍),一度也被世人广泛诟病为“不负责任开足马力印钞票”,但其货币总量实 查看全部...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强调“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查看全部...
-
观局|区块链到底有多强大?六大创新攸关每一金融机构
▲ 王永利 IMI学术委员、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本文为《当代金融家》2016年2月刊封面文章《区块链:改变未来》之第1篇,原标题为 查看全部... -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本项目开放度的七大类分类和四十小类标准来判断,人民币资本项目(除了在个别项目上还存在额度限制外)实际上已基本开放。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毫无保留地实行资本项目开放,就连 查看全部...
-
面对“811”汇改和2016年初的两次人民币快贬,市场的反应有何不同?是否体现出逐渐适应的迹象呢?
国内资产价格方面,两次在岸人民币贬值引起的离岸人民币汇率相对动荡幅度基本接近;A股和港股对第二次人民币快贬的反应 查看全部... -
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全球货币博弈进入下半场,我国外汇形势也陡然发生逆转。资本流出,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外汇储备减少,成为当前最棘手的经济问题。各种对策建议满天飞,甚至外国投行和政客也热情出谋划策。现在的 查看全部...
-
以一月份贷款的历史性增长速度来估算,中国的GDP货币化增速已逼近2009年三季度时的重要基准上限。此外,由于巨大的信贷余额,中国的形式偿债负担已经大致相当于其GDP的新增量,预示着“系统脆弱性”。房屋拥有率渐趋 查看全部...
-
做好未来经济低增长的思想准备中国目前从2010年的10%以上的增长速度,现在已经跌到了7%甚至以下,也许下面还要继续往下跌。未来到底会怎么样?究竟会怎么走,怎么看我们现在经济增长减速的问题?
国内争论对经济低增长有 查看全部... -
一、何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但简单实行混业监管并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关键还是要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基于宏观的、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管理和维护金 查看全部...
名家专栏EXPERTS
热门视点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