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郭建伟:人民币成为中亚五国隐性货币锚的条件日臻成熟

时间:2018年07月19日 作者: 

由于工作的原因,也由于情感的原因,每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发布我都参加,今年我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启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当其时。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是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的推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机遇。

二是中国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目前全球的产业出现了梯度转移的趋势,这就有利于我们沿着一带一路,顺着产业转移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沿线地区有储蓄潜力,但金融基础设施匮乏,金融市场不发达,储蓄被区外动员,当地却资金不足。实证分析表明,我们的货币在周边国家的货币稳定性当中有一个潜在锚,这样的一个稳定器的功能在里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1.区域货币的选择上,应将中亚五国作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地区。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前推进,中亚国家是我们必须要经过的,要是沿着丝绸之路往前走,中亚是躲不开的地区。2.合作的条件上,人民币成为中亚五国隐性货币锚的条件日益成熟。3.合作模式上,次区域理论下的“2+X”货币合作模式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货币合作的最佳突破口。

从区域分布上,今天重点就说我们在货币怎么能成为中亚5国隐性货币锚的一些观点,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分析时,我们必须要在一个最优框架下研究它的经济差异度,开放相似度等等5大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中亚国家跟我们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但要达到货币一体化条件差了很远。但若把人民币作为一个在中亚地区很有影响的货币来进行分析,发现它在周边区域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有影响力的一个国际货币,所以人民币作为一个长期的这样一个区域性的趋势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中亚地区来承担国际储备货币流动性不足的一个通道。

刚才大家都讨论贸易战,可见世界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中亚国家遇到的困难远远大于我们,因为他们的汇率是跟美元换算的。我们从最近几年人民币对坚戈汇率观察,实证来看,坚戈相对我们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性远远大于它们跟美元跟欧元的汇率,所以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有一个潜在稳定功能。

我们把这个稳定锚又分为隐性和显性的两种,显性的作为货币的稳定器,这一般都是已经形成一个各国家共识的这样一个框架结果。隐性的实际上暗含在我们这个跨境的贸易、合作当中,这是市场慢慢的形成的一个选择。所以人民币成为我们区域性指导货币,我们可以通过沿着这个趋势来加大市场的培育、适当的政府推动。

从进口市场的依赖性的角度看,过去几年特征表明中亚5国进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其出口主要依赖于欧元区、中国和俄罗斯。进口主要依赖俄罗斯、中国和美元市场。从实证的角度,我们做了8个特定模型,将人民币和日元都引入该货币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主要的差异就是在引出上面这些货币作为变量的时候存在差异。

原来结果2和结果4里头是没有把日元引入,因为从哈萨克斯坦对于日本的依赖比较低。我们从实证的角度看1-8这个货币模型,人民币和日元引入的时候,发现模型的合理性能够比没引入要好一些。实证的过程证明了人民币在中亚5国货币锚的地位受出口贸易依存度先升后降的影响较为突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对人民币货币锚的地位,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和中亚国家央行之间的合作还比较弱。

这也是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根据评估,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在中亚货币稳定性上,人民币存在隐性锚的一个潜质。

三是从合作模式上看,次区域理论下的“2+X”货币合作模式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货币合作的最佳突破口。周边沿着丝绸之路众小货币,我们怎么样开展本币的跨境结算呢?就是2+X模式。2就是我们选择与人民币搭配的主要货币,并可以复制到周边其他国家,这就是2+X。我们进展的怎么样呢?我们跟哈方合作,今年7月份也是要落地的,就是实现人民币对坚戈,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相统一,形成脱离美元直接发现自己价格的汇率机制。我们形成一个跨境平台,这个机制相对原来我们银行间地域交易的一个升级版,促进这些国家,当它们没有美元国际支付能力的时候,它们可以依靠主权货币做贸易投资,这就解决了国际储备货币流动性紧缺的困难。

我们抓住哈萨克斯坦去美元化的趋势,重点推人民币对坚戈跨境报价交易平盘汇率机制的落地。现在中石油阿克纠宾公司他们出口到中国的硫黄,已经接受人民币的合同计价跨境结算,实现了第一个大贸人民币的结算。对我们来说,我们已经能够不仅形成本币跨境汇率形成机制,而且在贸易当中已经有一单可以作为一个样本。

具体在中亚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肯定不是一个顺畅的道路,除了通过汇率机制的完善,更要培育他们持有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就是培育周边国家的居民持有它的主币直接兑换人民币开展贸易投资。

我的汇报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