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发展债券市场有助于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进程
金融改革的两个重要支点到底是什么?大家一般会想到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或称作汇率市场化),即问题的症结集中在利率和汇率。
一、建设有深度、有广度、有宽度的债券市场有助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为什么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不是特别顺畅?我个人认为问题在于债券市场发展不充分,我们缺乏一个有深度、有广度、有宽度的债券市场。有人认为是因为无法建立基准利率,这个问题同时存在于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虽然国债利率应该更多地起到利率基准的作用,但是利率基准和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很相似,它是我们需要遵循的规则,并且要经常性地广泛运用,没有用武之地的标准是永远建立不起来的。如果我们能建设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债券市场,那么我们就有了日常使用标准的地方,随着市场从业者越来越看重这个标准,价格发现机制自然就会建立起来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与债券市场建设。大家可能认为两者关系并不是特别紧密,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或多或少与资本市场开放、下一步将要实现的资本可兑换,以及所谓的“不可能三角”有联系,但很少有人会考虑其与债券市场的联系。如果人民币走向国际,持有者手中的人民币需要找到使用的地方,同时机构投资者手中握有很多人民币,而其最好的运用之处还是债券市场。如果中国不能向其提供易于交易的债券市场,那么机构持有人民币的主观能动性就不会特别强。
二、债券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自律组织的建设
债券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自律组织的建设,自律监管是监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首先,我们有相关的市场性法规——证券法,它是法律性的规则。不要一提到监管,就只想到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和证监会,首先最应该想到的是法律监管。
第二,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可以进行行政监管。同时,我们还有自律监管,从业者需要有自身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底线。当然,如果我们的投资者教育全面发展起来了,那么我们将还会有社会监管,这方面内容就更为宽泛。总之,“四位一体”监管体系的建设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特别大的推动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