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
金融行业的风险性比较高,一旦经营失败或出现风险,将会波及其他市场主体,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运用得好.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但是与互联网伴生的技术、信息、安全等风险更为突出。央行将按照“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
具体说来,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将突出以下五大理念:
一是在监管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设计上,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冷静观察新的金融业态,要在明确底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法律关系和风险是指,分类进行强度不等的监管。
二是坚持监管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监管协同,防止监管套利。不论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企业,只要做相同的业务,监管的政策取向、业务规则和标准就应大体一致,不应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监管标准宽严不一,引发监管套利。
三是市场主体要正确理解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各市场主体需要深入理解效率和风险的均衡,合理认识市场驱动和政策环境的相互作用。纪要注重创新和效率,也要提高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自律建设,保证行业发展的有序和规范。充分利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在组建中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平台,推动支付清算和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管理,发挥行业自律在行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监管与自律的协同和均衡。
四是需要监管部门和从业机构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例如,金融管理部门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宏观、战略层面的研究,鼓励从业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兼并重组,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要坚守业务底线,合规经营,谨慎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多样性、差异性特征明显,但每项业务都要遵守一定的业务边界,否则业务的性质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设置会触及法律底线。比如,在网络借贷领域,平台本身不得搞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