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赵锡军:解读6月份经济数据
但仔细观察,6月份金融数据仍有一些值得关注和担忧的地方。
一是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当月票据融资大幅增加了3100多亿元(上半年票据融资新增8692亿元,同比多增6356亿元),这部分融资期限较短,贷款加快增长的势头能否持续值得存疑。另外,也可能包括金融机构将大量表外融资业务转入表内贷款的影响。
二是在6月份M2新增额中,除贷款新增转化存款部分外,可能还受到股市下跌资金回流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股市快速升温,从年初不足3000点,上升到6月12日的5178点,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股市。但从6月15开始快速下滑,6月27日(周六)央行宣布自28日开始同时降息降准,以释放救市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使部分入市资金回流银行。另外,6月份财政政策发力,财政存款比上月减少2552亿元,这会转化为银行一般性存款,计入M2之中。这些因素的可持续性同样值得关注。
三是更能反映企业活跃度的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仅4.3%,不仅依然低迷,而且增速还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
四是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46万亿元。尽管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还是反映出实体经济仍不够活跃。
因此,对6月份的金融数据还不能过度乐观,还需要继续观察7月份的表现,避免大起大落。当前仍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为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创造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
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的走势,赵锡军认为,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从政策角度来讲,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状态。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和产业升级换代的节奏,尤其是新常态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自贸区建设等,通过新战略的落实确保上半年稳定增长势头能够得以延续,进一步拓宽增长空间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经济转型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