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规范+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尊敬的李扬院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理事会向各位来宾莅临这次峰会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也借这个机会围绕会议的主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规范+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不是我们论坛的法定用词,因为经过我们的讨论认为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具有太强烈的时代感和阶段性的特征。未来十年、二十年或者更远,全部都互联网化以后,还会叫互联网金融吗?所以,论坛两位学术委员会的负责人姚余栋所长、杨涛所长助理经过研究认为,透过现象看未来的本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应该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这个词不像互联网金融这么普及,所以我先借用一下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
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
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一些跑路等不良现象,严重威胁到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乃至社会稳定。很多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从事金融传销,形成庞氏骗局。为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首先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那么,金融的本质又是什么呢?金融的基础功能第一,是将社会闲置的资源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去创造更大的价值。金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和买断卖断是不一样的,它是当事人双方或者几方按照约定的条线建立一个债权债务关系实现的。这不是简单的捐赠,也不是买断。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金融的特有属性。而因为它的约定条件有一定存续期,所以必然带来风险,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信用风险,即约定了会不会做到?第二,因为有约定,就可能有错位、流动性风险等若干问题,仅配置资源还不行,如果乱配资源,引导社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积极作用就会变成负作用,所以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金融具有其特有的专业属性,越是高风险的领域越需要很强的金融专业水平。
当前,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和政策取向。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二是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以强化法治和行为监管;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协会行业自律。上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了,希望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
必须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
规范不能忘记鼓励创新。加强规范和鼓励创新二者必须要平衡。
第一,必须明确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如果仅仅知道金融不知道互联网,是不够的。对应的,只知道互联网不知道金融也是很危险的。首先要把握好互联网发展的态势。当前,互联网正在快速地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宽带传输技术不断突破带来了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大数据又反过来指引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其次,移动互联使互联网的渗透率大大提升,从而出现万事万物互联、随时互联的结果。现在,互联网的影响力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加之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的区块链技术,这些展现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才刚刚起步,方兴未艾,它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正在走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例如,乐视现在所形成的模式与传统的电视机产业、手机产业已经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影响,就会对用互联网来改造传统产业包括传统金融,就会丧失信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同样是方兴未艾。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 。尽管互联网技术不断被应用和推进,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实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应该在哪里,并不是很清晰。我认为,前面我们看到的应用环节属于互联网的1.0版本,接下来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和越来越多的生态型组织的金融化,两边会挤压。所以中间这些单独的可能所谓支付、P2P等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未来互联网金融会真正突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性,其重点大概有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是网络支付,网络支付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往前延伸的东西还会很多,凸显近场化、移动化、场景化,而且,生态体系里,虚拟货币小型的生态圈将会形成。当然,最后还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就是网上能不能开存款户。网上开存款户将是互联网划时代的变化。因为网上不能开存款户,所有开立的钱都在线下。而如果开了网上存款户就是另外一种情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将会对整个金融甚至对中央银行中心的地位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变化。这可能不容易。比较有希望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20日召开了一个数字货币的研讨会,紧接着发了一个公告表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概念,一定要用互联网新技术来进行推进。如果数字货币最后还是货币的数字化,不可能有大作为。为此,在网络支付方面还有很多创新的余地。
第二,网络平台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平台,即金融的电商或者金融的网络交易所。现在金融的门槛很高,理财产品或者基金的申购门开都很高。而且,市场分割,银行、保险、基金、信托都有理财。更重要的是,在存续期里,既不能提前赎回也不能转让、不能质押,就停在那儿,大量的投融资都是间接融资。这对金融的普惠、金融的活力、利率市场化都构成了严重危险。如果能够在线上利用互联网的方向去分箱,比如像余额宝一元钱就能购,我相信普惠的东西立马就来了,充分激发金融活力。但是如果依靠机构网点则很难,因为机构网点是趋利的,永远是往上走而不可能往下走。
第三,以金融产品为标的的P2P等,其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或者类金融机构的合格金融产品,属于跨金融领域的资产(财富)管理。如此,直接融资的东西就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成一个大资管,不再分业,即针对社会的财富或者是用户的财富真正成为大资管。
第四,数字货币,其不是由普通商业机构而可能是在未来由央行主导的货币变革,是一种全新的货币体系与金融体系的重构。
不管怎么样,这些方面都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
对互联网金融需要“规范+创新”
未来,互联网金融即使不改变金融的本质,它也一定会改变金融的方式和模式,会推动金融的发展,完全是用制度来改革。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先把底层的东西打通了,上面必须通。在这两个基础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定需要规范和创新。
第一,对现在金融出现的问题需要怎么进行反思?首先,金融出现问题是好事情,如果三五年、十来年金融都不出问题,那么后续一定会出大问题,导致市场失去理智。其次,出现问题之后,例如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出问题,有多少的互联网基因在里面,有多少是披着互联网的外衣或者打着旗号做的传统金融。最后,问题的发生一定是在互联网上的吗?传统金融一定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吗?甚至包括信托租赁、金融租赁,以及银行发的理财产品,一定不会出现违约吗?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里面,特别是前面高速发展若干年后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的问题,而是整个金融的问题。我认为,对互联网金融需要拨乱反正、去伪存真。整个互联网金融都需要反思,支付真正的核心在哪里?是风险管控。比如理财产品,门槛高、金额大就一定能控制风险吗?很多人都说没有足够资金的人风险承受能力差,我认为这个要仔细推敲。因为风险承受能力是与投资者投到一个高风险产品的资金、和他实际可动用的资金比例相关。如果他100万全部投了一个高风险的产品,出了事怎么办?如果他借了400万投了500万,他就一定有很大的风险承受力吗?如果他有1万块钱只投了10块钱,就一定没有承受力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刻的反思,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最新的成果,促进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
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与共享金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互通跨界融合的便利成本不断降低,推动垂直产业链整合,跨产业链形成新的共生经济。共享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共享,即约定条件下的共享(交换)经济。比如Uber打车,其核心一定要有中介,如果是一个车在大街上停下拉你,你敢不敢坐?如果你伸手拦车,有没有人敢拉你?缺乏双方的信任基础,一定要有个中介,由于全程在中介的监控范围里面,如果出了什么事,在打出租车时没有小票找不到司机,但是打专车则是有记录的,司机绝对逃不掉的。反过来,如果用户使用现金支付,司机也不敢随便载客,一定要用空中钱包支付。另外,两方有任何不良记录,上面都有登记。有不良记录的用户,以后再打车可能没人愿意接他。这都是对社会非常强的束缚。为此,Uber打车这种模式,第一要有中介,第二要在约定条件下共享资源,其核心就是共享金融。即未来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共享金融。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进一步的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网上的交易越多,交易双方身份的验证、交易的确认、信息的记录和资金的清算等一整套的东西,要求就越高。这些东西如何利用线下的积累推到线上去,比如实名制等,用身份证推到线上去的效率成本能不能达到,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最近为什么这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在做开户和资金清算方面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区块链技术,就是考虑能不能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线上的身份验证、交易确认、资金清算、连续加密等全新的方法,至于它能否成功还是一个问号,但是现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也是我们这次峰会的主题:风险防范+发展机遇+共享金融和区块链。我们在以上的分析下确定了这样一个峰会主题。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既不能放弃监管,但是也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线下的监管方法推线上金融,还是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态势,鼓励创新。
最后感谢这次峰会的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助单位,感谢大家的到来,预祝这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原文链接】王永利微信公众号 | 规范+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