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王永利: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

时间:2017年11月18日 作者: 

第一,现代金融是高科技的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核心,如果它不能高效便捷的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控制金融风险,那么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会非常大。因此,整个金融都会运用最新的,当然也是相对稳定的、成熟的技术来提升自己。银行作为金融的一个主体,一直是这样发展过来的,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再到今天的互联网,从支付通知的邮划、电划到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等。毫无疑问,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尤其是银行必然要积极的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推动自己转型升级。

第二,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进入一个更快的转型或者更明显的转型阶段。随着宽带传输、移动互联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云计算、大数据的成熟应用,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取代了原来IT的核心地位,推动区块链、智能合约、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当今世界在技术上已经从IT时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变化是非常深刻的,它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跨界融合,由此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开放,相互组合协调发展,或者说叫生态发展。正因为这样的变化,带来很多商业组织、社会组织、商业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金融也同样如此,其发展轨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自从产生就一直朝着专业化、独立化的方向迈进,形成了一个与实体经济对应的“虚体经济”的概念。互联网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金融功能开始回归,直接融入到经济运行的过程里,一体化运行,从而推动金融越来越多地回归实体经济,推动金融发展轨迹发生深刻转变。从这个方面讲,包括比特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在内,互联网确实在深刻的改变世界,而且才刚刚开始,所以要高度关注。互联网的时代将对金融、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深刻的冲击。

第三,中国的金融急需加快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金融发展了的30多年,与自己相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规模、质量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巨大的变化。但是与发达金融体相比,与中国金融在全球应该有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还相差太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在加快发展,中国是全球许多商品最大的贸易国,但是我们的定价权、话语权非常低,原油期货到现在还没有推出来。

整个中国金融同样需要加快转型,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2017年无论是房地产的政策还是金融的各方面政策都有许多变化,接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一定会有很大变化,真正迈进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果依旧按照前几年,前十几年的发展思路来发展经济金融,就会犯严重错误,包括互联网、FinTech,如果还按照前几年缺乏适当监管的模式发展,可能也要有问题;其次,从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讲,从急需形成中国国际领先影响力这个角度来重新布局中国的金融,不是说银行大、保险大就真正有影响力,而是要有足够大的开放的,有中国标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市场,这样才会有足够大的国际影响力;第三,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定会给带来很多影响。这三方面将推动中国金融的重大转型。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在IT时代还是很领先的,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就没那么领先了。原因在于,之前中国的金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互联网时代恰恰是要与实体打通,所以现在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实现,不仅仅是在业态上,还在体制机制上,中国金融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如果将银行与现在那些生态化的企业相比,第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获客成本。生态化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有非常强的客户粘性,比如阿里从淘宝、支付宝、余额宝一路发展起来,腾讯从QQ、微信开始,进一步发展微信支付、小额贷款,并且通过对客户的广泛连接和多纬度的认知,发展出大数据征信或风控模式,相对而言,银行没有这种生态基础,获客成本会大大提高,甚至会有几倍、几十倍的不同;第二个不同在于对顾客认知的维度和时效性有很大的不同,银行无法依靠人工实时了解小微客户的信息,对小微散户的授信能力不足。类似这些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快转型。

第四,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转型,特别是银行转型。尽管中国的主体金融在互联网时代有点落后,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传统金融机构,特别银行,依旧有它的优势,比如品牌优势、信用优势、专业优势、资金优势等。这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所有的金融活动全部要纳入监管,也有利于金融领域的公平竞争。

传统金融也要找好自己的路,从一个银行来讲,一定要明确未来是什么都做,还是找准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去做。分工依然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有的人专项做底层的技术,比如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有的人专门做平台建设,有人专做大数据等,大家需要合作。所以金融包括银行,不是“大而全”,而更多的是“专”,或者是“小而专”、“小而精”,有好的内容货功能就一起合作,比如说公民身份和公共信息的平台,网络的平台,区块链的平台等。

在这些方面,专业、开放、合作、共赢是未来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利用新技术改造自己转型升级的一个必然方向。所以要拥抱互联网转型求发展,特别要转变的观念是各个行的决策层,不能再认为金融科技只是技术部门的事,到现在很多机构的决策层的领导并没有认真去研究互联网、区块链,所以到了真正要决策的时候,就不敢去理直气壮去决策,因为互联网、区块链等未来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周期比较长,如果决策层看不准、不坚决,就无法继续推行下去。所以这些方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中国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一定会走在前列,而且这个新技术来对中国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跨越领先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祝愿中国的金融能够在这个时代里边发展的更好!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