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杨涛:金融科技引领支付体系变革

时间:2017年03月22日 作者: 

今天我跟各位小范围交流一下金融科技与支付体系的问题。金融科技是近期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金融科技给整个金融体系的各个层面都带来一些影响、变化和冲击。就支付体系来说,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是如何更加系统地、基于现有的支付体系发展框架来看金融科技对它的影响?在这方面的关注度可能还有所不足。过去两年我们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支付清算研究团队,但是由于这个领域实务性比较强,同时对全球动态跟踪有所不足,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研究整个支付清算领域的框架,所以今天主要想从几个方面跟各位交流一下。

一、金融科技与新金融变革

首先,我们都在说金融科技,我们是希望它给金融带来一些变化的,究竟能带来哪些变化?不同视角有不同的想法。在这里我试图谈一点自己的思路,在这样一个思路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技术对已有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次,希望跟各位比较系统地梳理一下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究竟指的是什么。这里面存在大量可能混淆的概念,无论是现钞、纸币、非现金支付、移动支付、电子支付,还是现在常常提及的数字货币,这些媒体讨论的概念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我试图把这些典型的要素系统的梳理一下。最后想落到数字货币的问题上。所谓数字货币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但是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大家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不仅仅讨论的是这些加密数字货币,在整个货币体系电子化发展的大趋势当中,很多不同层面的想法混在一起,而这也与整个支付体系变革密切相关。所以我把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谈一点自己对数字货币的看法,有一些观点和各位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

首先是金融科技与新金融变革的问题,说到金融科技,我们都知道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以来国内一些主要的互联网金融论坛慢慢的减少了,大家都开始谈金融科技,似乎说了金融科技之后自己就能够高人一等,但是实际上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究竟能否体现出技术对金融的驱动力,其实我觉得很多企业还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概念来看,FSB金融稳定委员会在2016年初就金融科技做出了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够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金融科技强调技术对整个金融的流程、链条、金融的功能要素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但是不管它怎么变,仍然需要遵循金融的一些基本规律。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有很多金融化的公司出了一些报告,或多或少都对金融科技做了描述。毕马威与投资公司H2 Ventures联合发布了《2016全球金融科技100》榜单,从全球22个国家中遴选出100家最佳金融科技(Fintech)创新者。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借贷、支付、监管科技、数字货币、数据&分析、保险、资本市、财富管理、众筹、区块链和会计核算11大领域,这11个领域基本上也就涵盖了所有金融科技涉及到的领域,既包括金融的中前台领域,也包括一些中后台领域。年初,英国金融科技公司协会Innovate Finance发布了一份名为“The 2016 VC FinTech Investment Landscape ”的报告,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全球涉及到金融投资领域的地区,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情况。就全球来看, 2016年全球投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中国大概有77亿美元左右,中国在全球占比是非常之高的。报告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科技金融领域的公司在全球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中国是其中重要的活跃区域。前一段时间第一财经也做了统计,认为全球金融领域大概一千多亿人民币,中国所占比重超过50%,与前一报告的量级差不多。还有一个典型的报告是今年1月份花旗研究团队发布的《数字化颠覆2.0-再探:金融科技风险投资告诉了我们什么?(DIGITALDISRUPTION- REVISITED : What Fintech VC Investments Tell us About a Changing Industry)》。这个报告对不同国别的情况也进行了一些分析。2016年前9个月,中国带动亚洲替代北美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投资第一目的地,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中国确实是一片金融科技发展的热土,也是投融资追逐的热土。当然背后有很多原因,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庞大网民群体,且中产阶级不断增多,这跟欧美相对稳步的社会架构是不同的。

以上是对金融科技的整体印象。那么,当我们说到金融科技并且试图以金融科技来引领一些新金融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那些点?第一点,从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有一个现象是,大家经常把过去的科技金融已经约定俗成的领域和金融科技混在一起,过去像中关村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更关注的是如何利用金融的手段金融的模式金融的政策来支持科技产业和科技事业发展这种单方面的关系,而按照金融科技的定义,它实际上首先表达了技术对整个金融产业链的重构,随着对金融产业链的重构,水涨船高,反过来肯定会更好的服务于包括科技产业在内的各种实体产业。与此同时也可能带动某些领域的科技创新,还可能衍生出一些基于新科技模式的新金融模式。于是大家看到金融科技跟科技金融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去年以来,我国一些政策决策者也多次谈了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是虚拟经济,强调了电商经济网商经济不能简单的化为虚拟经济。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简单的一些金融活动的组合,而是蕴含着一系列金融科技的改革,蕴含着效率的提升,蕴含着成本风险的控制,蕴含着旧业的改善等等。实际上,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金融科技意味着过去所谓虚拟的金融跟实体产业之间有一个更加密切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的一种互动关系,打个比方,喝啤酒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需要有一点泡沫的,完全没有泡沫跟过多泡沫都是有问题的,但是完全没有泡沫肯定不是一个好喝的啤酒。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即观念要从科技金融到现在金融科技进行一系列转换。

第二点,从经济科技到金融科技。很多人都说我们在支付领域已经出现了技术的腾飞,已经在全球领先了。这里我想强调,要避免所谓金融科技腾飞的幻觉,你为什么在很多方面已经居于领先了?更多时候是因为你的客户群体、你的消费习惯、你的场景。反过来,我个人认为我国科技基础研发方面的成就与当前的大国地位还不相称。ITU国际电信联盟每年都发布最新ICT发展指数(IDI)。2016年,我国IDI排名第81位(共175个国家)。报告反映出中国信息化程度无论是规模程度还是普惠程度指标,在全球排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前段时间讨论我们是否能够造出圆柱笔心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们技术达不到,很多人说制度问题,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了金融科技不只是一个高大上的理念,我们还要看到科技本身的创新研发能力还存在严重不足,需要加大力气推动可应用于金融的科技发展,从政策层来说,一方面进行项目攻关要有重大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给予民间的金融科技创新更多的激励引导规范。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第三点,从金融要素到金融功能。说到金融的时候总是有一些概念的界定,从要素的角度看,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等。从基本功能看,有货币、资金的融通、支付清算、风险管理、信息的提供、激励约束等等。但是,现在金融科技使得要素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功能实现成为重点。换句话说,过去这些泾渭分明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以及对应的产品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这种情况下关注的是什么?是新的金融科技能够使得哪些金融功能实现,监管部门也从机构主体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举个例子,对于金融科技支撑下的金融创新,过去我们是规模导向,现在变成功能与结构导向,过去谈到中国的金融发展怎么样,大家从金融稳定报告里面看到的往往是规模性的指标,例如货币运行怎么平稳增长,资产负债怎么平稳增长等。我们现在更重的是功能指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且遵守一般规则与“不同家庭习惯”,就是好猫。这是跳出过去金融差异的思路,着眼于金融到底能完成什么。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Atom作为银行变迁的案例。银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所谓的直销银行,直销银行最早是用电话ING,之后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到,在英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监管部门不断考察之后才授予了全牌照,现在Atom成为了功能完全基于手机APP的全牌照银行,这意味着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了。随着移动时代的用户越来越多,未来整个银行业金融业所面临的界面环境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界面环境发生变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户友好界面的升级,就是使得所有的用户感觉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友好、越来越便捷,而不是冷冰冰的服务。我认为这是未来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另一个也是英国银行业的例子,谈的是英国银行业的数据开放,同样使人感受到银行不仅仅是过去的银行了。为什么这样说?可以看到,英国政府曾经承诺共同推动这样一个数据开放的机制,使得英国银行业的内部数据能够被第三方所使用。它有几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最直观的,银行不仅仅是一个资金运营商,它有可能转化为一个数据运营商;另一方面,我们说到大数据的时候,最“大”的数据还是掌握在银行金融机构手里面。这部分数据如果能够被进一步利用,对各种各样的参与主体都会带来好处,它带来的社会价值将是非常巨大的。当然,未来这样一套标准要进一步实现这种开放,首先要在授权的基础上实现。举一个例子,英国小企业向一家银行贷款时,会提交一系列的材料,付出很多成本,当这家银行拒绝它的贷款之后,80%左右的小企业就不愿意再向其他的放贷机构申请贷款,因为对于小企业来说成本比较高。现在英国相关部门也在推动这方面的改革,如果一家银行拒绝了这家小企业的贷款,他有责任把他的申请资料转给其他放贷机构,这是法律上的约束。现在有了在技术层面上的开放,就不仅仅依靠法律约束了,因为它是基于平等共赢的基础,使得内部的数据被进一步的拓展,被更多的人所使用。无论是小企业申请贷款还是其他一些目的,对于商家、对于银行都会带来大量的好处,因为银行不仅有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而且是质量比较高的数据。而我们现在谈的大数据中,大部分的社交数据都是质量比较低的,甚至是垃圾数据,像收视率这种数据都可以造假。如果代表最高质量的银行大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还会使得银行从专有的资金运营商变成新型的数据运营商。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演变,我们关注的不再是各种各样泾渭分明的产品和市场,而是关注金融要达到的功能是什么。

第四点,从金融技术到金融科学。我们谈技术的时候,注重的是这些新的技术对于产品、渠道、客户、流程带来的效率改善和模式创新;谈科学的时候,更重视的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制度与规则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化与生态的变化。为什么要重视这一点呢?过去经常说,中国传统的学问更重视实用,而对科学精神强调的“无用的好奇心”重视不足,因此有人说中国只有技术哲学没有科学思潮。当然现实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早期推动技术创新的都是“草根”,他有生存压力,相反在同时期的欧美,无论是从事哲学、经济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很多人都是贵族,可以坐在屋里思考“无用的好奇心”。这是历史上的因素。现在为什么要强调金融科学?就是因为现在让热眼花缭乱的技术不断出现,如果忽视了这些监管规则、消费者保护规则等等一系列基础制度环境的完善,那么技术带来的变化只能是短期的,很难真正扎根进去。实际上这两年的互联网金融整治已经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强调金融科技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带来的效率改进与科学带来的制度完善。当然,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中国问题,其实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仅就一个P2P网贷平台来说,你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监管规则也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中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全球第一家出问题的是在纳斯达克挂牌的(TrustBuddy)是最早被发现做违规的,在金融科技带来的变化当中,如果制度跟不上,仅靠自律肯定是不行的。

第五点,从金融分化到金融共享。我们都知道共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主题词之一,核心的意思就是过去在金融发展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大家对金融由爱生恨,一说银行家大家想到的是非常贪婪的肥猫,一说互联网金融就是鱼龙混杂,这里面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分化和结构失衡。现在强调的金融共享是什么意思?不是简简单单的利用行政性的政策和手段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而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一些全新的、更智能、更实时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非金融参与者之间进行合作共赢的利益分享,这才是金融共享的核心理念。应该说这是符合未来政策引导方向也符合新金融发展方向的,那么如何更好的实现共享共赢的金融创新?正如我时刻强调的,无论是共享还是普惠,都不是靠行政手段来“拉郎配”的,而是需要金融科技改进,使得金融与实体能够完全依靠这样一套模式实现共赢的目的。

最后一点,从行政干预到市场机制。应该说这两年在新金融领域发展当中其实运动式、行政干预式发展居多,这种影响使得政策自身有可能成为金融稳定的一个重大扰动因素。无论基于狭义还是广义的普惠金融,真正构建共享共赢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需要避免制度规则的大起大落,真正依托于市场化的机制来解决问题。特别在金融科技时代,很多金融风险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直观的例子是,过去的谣言和信息传播途径只能通过PC互联网传播,是有限的,现在信息通过微信迅速传播,瞬时的羊群效应带来的风险传递肯定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金融科技时代使得原有的金融风险分布、金融的交易行为都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时候如何来进行监管,如何来应对危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美国股市有80%都是量化高频交易机器人在操作。我们这两年量化高频也在快速的发展,这个过程当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实际上自上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变化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只是现在可能到了一个加速的阶段。

以上是金融科技带来的的变化,最后落到我对于当前互联网金融组织的一个判断上。从监管部门的表述来看,现在是处于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最严厉的时期,包括两会期间讨论的重点还是一个风险的问题。我们金融所每年都承担中央交办最主要核心的问题,过去每年列的主题起码四五个,今年就一个,就是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金融科技的问题,不仅仅是要应付当前的整治,因为短期来看监管变化是很正常的,更重要的要考虑这样一些互联网金融组织或者说金融科技组织如何在未来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欧美很多非银行支付机构被整治,例如pay pal曾经被长期认为是做非法业务的,据我关注这两年开始出现了一些监管松动的特点,尤其是这次美国川普上台之后要探讨修改法案,总的来说是一个严格稍微放松的趋势。我们国家过去实际上太松了,现在由于出了问题,变成了稍微严格的趋势,这种变化很正常。以前我做支付研究的时候有人说为什么不学台湾,不学欧元区,我说你肯定没看台湾和欧元区相关的规则,要学欧元区基本上被管死了,因为管的门槛是非常之高的。短期纠结是没用的,那么长期中如何扭转不良印象,让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我自己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不添麻烦,也就是风险可控商业模式持续稳健。大家都说防风险,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出问题的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人上访还不起钱跑路了给政府添麻烦,当然这种现象背后这种持续可控的商业模式很重要,在当前这个特定阶段先别添麻烦。

第二是定位清晰,据我观察,刚才所说的这些金融科技的新兴领域虽然基本覆盖了金融所有的方面,但是很明显,相对来说更具有生命力的就是两大方向,一个是做一些小而美的金融的中前台业务另一个就是着眼于做整个金融体系的Fintech支撑。这个市场的格局就像三国时代一样不断的在变化。举个例子,过去大家的印象可能觉得银行直销部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新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但是现在很多主管都跟我说他认为自己跟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空间大于竞争空间,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银行的零售部门。从这种竞合关系可以看出很深刻的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定位这是很重要的。所谓盲目的转型也可能遇到新的雷区,比如前段时间想转跟资管有关的已经遇到问题了,现在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转消费金融,这里风险也很大,挂羊头卖狗肉的人也很多,很多人没有真正实际的风控经验,更多的是拿着教科书搞点东西应付。因此定位清晰很重要,盲目转型可能遇到新雷区。还有一个提升效率,就是技术在你的模式里面究竟带来什么变化。最后是各方共赢,就是如何体现出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过去金融运行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能否把握住这些变化的倾向,决定了你未来能否顺应大的趋势,而不是像雷军说的那样在风口中把猪吹起来。光考虑在风口上猪被吹起来,猪摔下来怎么办?那就摔成肉饼了,还不如像老牛一样走的稳妥一点,把握大的趋势更加关键。这是要谈的第一方面,大家先把金融科技的理解谈清楚,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

二、新技术对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影响

第二方面的问题,是在新技术环境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做了近八年的支付清算研究,这个领域整体积累有所不足,是一个存在大量空白的领域,由于研究的基础支撑不足,使得在现实当中大量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读。平时我们接受采访的时候发现实际上大部分基本概念大家没有完全搞清楚,即便是政策层很多概念也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全球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谈技术对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究竟带来什么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基础的框架基础的概念基本的范畴理清楚,然后才能看到哪些方面受到了影响,不能描述,比如当年够变成一个大杂烩。顾名思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就如同于金融体系的高速公路、桥梁、港口、机场这样一些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最核心的要素。其他人或多或少也对于这套体系有一些不同的伯南克就说它是金融的管道。2012年之前对于整个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虽然各个国家都在推动,但是原则和规则五花八门,为什么后来大家对这个事情越来越重要了?就是因为从上世纪末期到现在为止有两个东西使得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是新技术,一个是制度的放开,使得金融创新迅速的发展,这就带来金融的交易规模和金融产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之相对应这背后清算结算的基础肯定会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问题,风险传染将是非常之迅速的。我这里引用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的一句话:“若是要存心搞垮美国经济,只需摧毁电子支付系统就行了。”

由于它越来越重要,同时各国又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为FMIs制定国际标准便愈发变得重要。这个任务被交由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现更名为“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简称CPMI)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技术委员会来承担。这是类似于国际软法性的东西,现在各个国家目前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都是以此为最基础的蓝本来推进的。按照这个2012年开始的这套新的国际软法,大家针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语境、统一的这种术语或者说统一关注的对象。包括支付系统中央证券的接管,证券化结算系统中央对手交易数据库,跟央行直接控制涉及到资金清结算的系统等等。大家可以看到支付系统涉及的主要是资金流的问题,证券本身涉及两种流,既有资金流又有证券本身的流动,因此它有一定的差异性。对照来看,我们国家如果谈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时候谈的是什么东西?跟央行有关的支付清算系统现在是11个,马上可能变成12个,央行自己控制的大额系统小额系统网上支付的跨行清算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境内外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这些完成是由央行直接运营的,其他的支付系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的支付系统,公行在行内有支付系统,银行卡的跨行支付,城商行还有农信银都是着眼于不同服务对象的跨行清算组织,再加上去年还有一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开始运行,这些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支付系统的核心。除了央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部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机构支付系统作为载体来处理着各种各样金融交易当中的资金流动。无论是央行控制的支付清算系统还是我们所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严格意义上都是属于支付系统里面的,因为它不涉及到证券流也就是资金流本身的流动和变化。

支付清算体系背后包含的东西是比较丰富的。另外,我们谈支付清算的时候,你要分清楚谈的是从工具层面的东西还是这个背后的清算结算系统的东西,因为它完全是不同层面的东西,同一个支付工具可能用的是不同的支付系统不同的清算系统。

这样一些新技术给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些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比较多的文献是讨论节省社会成本的问题,媒体上这个例子很典型,上海一个寺庙的僧人想买一台热水器,因为他长期得到的都是硬币,就使用20多万枚1角硬币来支付,就使得这些成本非常高,利用一些电子化的支付手段肯定能节省成本。另外还有促进互联网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等好处,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以前我们在支付宝做过调研,明显看到现在人在网购的时候很多人也是没有耐心,如果支付工具多了那么几步或者网页打不开大家就不会进行这种支付了。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躁动的社会,有人说他跑到二线城市,人们对这个就没兴趣了,很多小城市的人可能追求的就是慢生活,人家慢慢的拿支票拿卡在外面看看风景享受一下生活,没有追求快速。因此支付对于整个交易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技术带来的影响背后需要特定的环境支撑。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就是风险控制跟效率改进之间的翘翘板关系,这个关系不仅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也是欧美面临的难题。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刚才我所说的2012年搞的这样一套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原则,它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就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因此它比较严格,2008年金融危机出来之后大家最早关注的是大银行大而不倒的问题,后来就慢慢关注到金融后台出了问题影响更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监管部门要着力推动长臂原则,因为他看到了后台可能风险很大。但是这两年新兴经济体的支付清算设施在新技术上不断创新演进,如果不能够应对这种挑战的话,就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美联储2015年出了一个提升美国支付体系战略的报告,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又在翘翘板上转向效率优先。美联储专门搞了一个网站成立工作小组讨论美国支付体系。这是重大的挑战,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有确切的含义,不是泛泛而谈的,要根据我国国情来看。

第二点是从支付经济学的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支付经济学领域是当前金融经济学领域的富矿,因为过去研究比较少,积累有所不足,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里面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当时来自美联储的一位经济学家莱克尔(Lacker),他有三篇经典的文献分别在1997年2003年2004年发表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一下,奠定了对支付开展研究的一些基本框架。因为支付与所有的金融交易离不开,微观层面上说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效率安排问题和定价问题等。从宏观层面来说,它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也会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现在可以用一些理论框架给梳理起来。像欧央行、加拿大央行、美联储曾经连续召开一些对支付经济学讨论的研讨会,网上都有相关的文献。那么结合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划分再聚焦一下,支付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首先是大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然后是证券结算系统,大额跟小额都涵盖在刚才我说的支付系统。里面无论是央行的支付系统还是第三方支付里面都既有大额也有小额,为什么要划分研究对象?因为大小额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天天说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可能跟老百姓密切相关,但是从规模上来说,这些支付的量在整个支付系统内是非常之小的,这就使得研究方法和视角截然不同。在货币经济层面,产业组织理论层面,都可以探讨在支付经济学发展当中如何通过一些安排使得支付产业链的各方参与者都充分的受益。

除了理论分析之外实证分析也有大量的价值,我去年做的基于不同的支付系统数据跟宏观指标做拟合,但数据都有滞后。因此进行研究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缺乏,去年央行调了一次口径,也没通知我们,结果导致我们以前做的时间序列分析全部失效,这就是国内数据对研究者造成的巨大制约。我曾两次发现相关部门数据出现误差,告诉他们之后,他们不承认,为什么不承认?因为这是重大事故,所以经济数据是集体影响研究的。长远来看你还可以分析不同区域之间资金流动情况,不同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但是就是数据获取可能有一定困难,这就是第二点关于实证研究我想说的。

第三点,全球复杂支付体系已然形成。我给它一个定义是支付不仅仅是公共的金融基础设施,而且成为这个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支付不仅仅是一个通道,更重要的是架载在这个上面的客户的维护商业的重构,金融的重构承载了太多东西,老百姓说要想富先修路,桥梁改善了,它所承载的金融效率以及经济效率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正是因为支付越来越重要,不仅仅是具有公共性,而且对于商业的竞争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这个市场竞争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这里面我用这两个表简单给大家说一下,这个数据可能比较老了,最新的凯捷做的报告是去年12月出的,没来得及整理。全球支付市场支付工具的前几名一直就是信用卡电子钱包跟借记卡,可以看到北美拉美欧洲亚太地区不同的支付工具,市场结构和流行程度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几个图表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在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北美地区,银行卡支付的量在全球排名第一,反过来银行在亚太地区应该说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银行卡支付量却在全球都居于末尾,可以看到支付的结构和金融的结构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背后有什么样的因素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

b

当然其他的一些区域差异也都非常之大,大家不要认为新兴支付工具发展过程中会迅速的较东风压倒西风,很多人说什么银联要倒闭了,这个完全没有背后的机制,我个人认为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国家整体上人均还是一个比较低的比重。第二银行卡它本身也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个卡的介质本身有可能未来是消失的,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商业银行在未来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占据一个重要位置。这两年随着监管的变化,非银行支付机构增速在放缓,而银行业增速机构在增快,新的金融科技变革当中,我个人感觉近期五年之内的潜力还是在银行等传统机构方面,因为它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五到十年之后不好说,这些新金融企业巨大的空间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为了更好的理解相关的问题,我把非现金支付的相关概念再跟大家解读一下。近期我经常接受采访要求,有人问数字货币出现了会不会替代纸币,有些人说会不会替代现金,还有人说以前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已经非常快,数字货币会不会影响没那么大,我就一头雾水,因为它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我们要来甄别一下,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中,我们经常用非现金支付的概念来描述支付工具逐渐的升级和演进。现金什么意思?现金就是M0,现金到2016年余额就6.83万亿了,当然现金跟纸币不完全一样,还有硬币等等。对照来看非现金支付包括票据银行卡跟其他结算业务,大家可以看一下央行每年发的报告,一个是谈支付工具,一个谈支付系统。工具是一个发起支付的视角,系统是发起支付之后通过什么样的体系进行清算,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视角。电子支付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它跟前面这几个口径不是完全一致的。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ATM 、POS和其他电子渠道发起的帐务变动,这些实际上可能涵盖刚才我说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也有可能是跨不同工具的,我当时建议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业务,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话支付。因为这些统计之间我个人觉得是有重叠有打架的,当你统计第三方的互联网支付,第三方的移动支付的时候,这里面有大量的走的是快捷支付也就是是挂卡,挂卡这样一些数据都会体现在银行卡数据当中,特别是跨行这块,如果单独考虑第三方支付机构用账户余额支付这部分才是另外一块,这里面有大量的数据重叠和混乱,我们每年做研究非常痛苦,现在不得不有时候引用一些智库用的,但是财富通这些很低调,他们不愿意披露自己的数据,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比如微信跟财富通的份额是被严重低估了,整个市场前几名就是支付宝和财富通,这里面核心的问题是数据问题,你首先要把基本概念理清楚,因为你谈的跟政策统计谈的有时候可能不是一个东西。

这里面引了几个数据,简单比对一下中美。根据美联储的定义,非现金支付包括借记卡、信用卡、自动交换(ACH)、以及支票。2015年底美国非现金支付的业务总金额178万美元,我们是3000多万人民币,远超美国,在美国传统的支付工具还占有一些重要的位置,在中国这些新兴经济体在非现金支付发展方面的发展实际上还是非常快的,尤其是非现金支付里面那些电子化的支付手段,发展非常之快。

美联储发布的报告反映他不同的比数和金额,还是比数较小的基于银行大额的存在可以有引用支撑的这样一些直接的转账交易,相对来说比数少然后额度比较高。当然这个货币与支付的电子化带来了很多好处,也有很多风险,当然这个风险有时候是技术问题有时候纯粹是理解问题。例如很多人把付款码当成收款码去扫肯定是有问题的,我觉得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在于支付消费者的保护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这个非法集资里面风险自担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完全靠监管结果不了问题,为什么传销在美国是发源地,但是在中国传销大盛其道?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老百姓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认识不足。前段时间有人跟我说过,被忽悠了买五万块钱的传销币,就说了三句话,你看现在中国的央行都在搞数字货币你还不搞,第二句话你看我的广告在新华网有间接的链接,第三我这个可以银联刷卡支付。所以我们整个意识还是不足,不能仅仅靠监管。

c d

第四,金融科技冲击向基础设施下沉。这个下沉实际上来源于多方面,一方面,西方主流的金融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健全,这些金融科技要在这些理财投资等等方面做出重大的突破,实际上是比较难的。真正有可能做出重大突破的其实还是在这些道路桥梁高速公路方面,当然这种突破一旦做出来就是更加中长期的,所以刚才所说的会计、支付、清算、信息管理这些后台的东西,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因为大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同样,国内这种诉求也是非常强烈的。

我们前两天发起了一个直销银行联盟,里面特别积极的都是农商行,为什么?他们在后台方面有大量的诉求,特别是如果他自己投资搞设备搞系统的话,完全是成本收益不对等,如果大家共同来推动后台的统一化、标准化服务,肯定是一个很有空间的领域。因此金融科技整体上是往基础设施下沉,特别以美联储为例,不得不承认美联储在历次重大变革当中还是走在全球的前列。2015年1月美国在提升支付效应当中,有一个试点方案是便利金融机构间基于使用通用协议和标准发送和接受支付的公共IP网络直接清算,这个账本要由中央当局货币当局维护,当时国内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非常热的认识。2015年12月美联储发布了工作论文《分布式账本技术在支付、清算和结算中的应用》,区块链也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背后这些分布式的账本技术如何进一步的应用是更加重要的,早在区块链热门之前分布式的思想已经经历过很多年的检验。这篇工作论文认为应用这些类似于区块链的技术有什么样的动因,降低复杂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我觉得它没有预期当中那么乐观,有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美联储作为监管部门不能表现的太明显,毕竟这个领域还有众多的挑战。

三、揭开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三部分回到数字货币,这个数字货币有不同的理解视角。

第一个视角基于货币背后的信用支撑。从货币的属性出发,最早是实物货币再往后是贵金属货币,牙买加体系之后是信用货币,货币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就是因为背后有某种信用支撑,按照这个信用支撑来分,首先最为典型的是货币的电子化,很多人谈到数字货币其实都是在货币电子化大思路下延续的,这些是最典型的央行信用法定所支撑的形态,包含的范围很广,各种各样所样的卡背后所对应的账户都是电子化的支付工具,都意味着货币的电子化,它的信用支撑出了问题最后还是央行跟银行来解决,所以它的信用程度相对比较高,因此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第一个范畴就看它的信用有没有脱离央行的控制,这是第一个层面我们所划分的货币范畴。其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电子货币。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他们的账户如果匿名性、流动性足够高是有可能带来创造性功能的,一方面支付工具对应的账户可能是进入了货币层面,另一方面它的信用支撑与央行是很远的,只能有一个法律监管的关系,为什么央行整顿支付账户?就是因为某些支付账户匿名性比较高,它可以进行跨行直接清算,因此这是第二类型的所谓的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其三是网络虚拟货币。这也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网络虚拟货币指的是某些网络的游戏商、运行商以它为主体所发行的某些货币,比如某些网络游戏里面发行的游戏币,这些本来没有什么货币创造功能,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一个小亲戚在魔兽世界里搞的金币然后在淘宝上卖,或者是换成现实的人民币,或者是货物,这就具有了货币创造功能,当然这个功能比较有限,因为对现实的影响不大,他的信用跟法定信用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最后是加密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货币从80年代一批国外专家研究的基于密码学网络系统开始到2008年中本聪发表论文,2009年诞生比特币这种已经完全离开央行的中心化机制的货币,依靠的信用是某种自发的共识信用,从信用的角度来它与刚才我说的四个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这几个层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视角是基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统计。货币供给就是货币供应量M0、M1跟M2,这个领域也有大量的数据误读严格意义上,M1、M2既是存款货币又是记帐货币,它早就数字化了早就电子化了,都在银行帐户里面。在计算M1、M2的时候当你看数字化技术对它的影响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数字化电子化它本身就对M1、M2产生着更复杂的影响,这个货币影响层次它是不同层面的,而且你进一步来说如果是加密数字货币能带来什么变化?加密数字货币连银行的存款账户都有可能颠覆了,它要真流行起来你原有的那套货币机制就没有了它对M1、M2的冲击影响要远大于M0。那么这里面你可以看到就要避免这些概念的一团浆糊,当你谈这个数字货币的时候你要问它你究竟指的是什么你起码把自己的逻辑说清楚,否则的话我觉得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算是误读吧。这是第二个视角就是从货币本身是什么来看这个数字化技术对它的影响和冲击,大家首先把M1、M2、M0搞清楚,那么谈这个M1、M2的时候这种货币概念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它依托于银行体系的账户,但是账户层面跟工具层面是两个东西,工具层面的东西不具有货币创造功能,我把它叫做货币替代物。

第三个视角,是基于货币“记账机制”与支付工具。不同货币统计口径有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是放在M1里面,个人存款储蓄放在M2里面,不同的货币统计口径这种账户它对应的支付工具可能是银行卡可能是支票,甚至是现在兴起的二维码,同一个账户对应的是不同的支付工具,同一个货币的概念对应的可能是不同的支付工具概念,这就意味着账户与支付工具既可能一体化又可能脱离。其实二维码的出现意味着你可以出现账户跟它的脱离,未来零售支付时代发展到极致就是账户跟支付工具截然一体化,这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回到数字货币的问题上,总结一下,第一,数字货币指的是数字化技术对货币的信用基础概念载体还是类似于比特币和各类变体的加密货币,前者是一个广义后者是一个狭义。这两种都是信用货币,本身不像贵金属实物一样有价值,但是背后是否法定决定了信用支撑是有所不同的,这些加密数字货币只是一种非法定的共识信用,确实有一些缺陷跟不足,这里面我觉得不能简单的高估它未来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变化。第二,这些数字加密货币普遍来看除了投资价值之外,交换功能、支付功能都有所不足,这就使得它货币属性弱化,对于比特币,CFTC认定它是大众商品,美国国税局也认为它不是货币,就是因为货币的基础属性有差异。第三这种货币为什么会存在,无论是法定的还是加密货币它就是一种契约,唯一区别的国家央行在其中的定位,法定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在国家的代表在契约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密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主导作用弱化,更多的节点在契约关系当中地位有所上升,这是一个完全差异化的东西,对于数字货币梳理清楚之后就要避免各种各样的讨论和炒作。

各国货币当局为什么要关注数字货币?首先是延续了这个重视电子货币这个历史,第二加密数字货币确实带来一些挑战,最后一个,因为数字货币的概念很模糊,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就把数字货币都拉进来一起讨论,但是在讨论国外这些消息的时候,大家都是从业者或者关注者,你看到一个消息的时候要找到它的英文链接看一下避免大量的翻译错误,把芝麻说成西瓜的现象。我们国家央行为什么关注?第一确实想在未来的货币金融技术变革当中避免落后。第二现在大家越来越承认在原有的货币金融体系下要跟发达国家竞争还是很难的,新技术或许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第三国内货币运行效率越来越低,大家希望利用一点新技术来缓解不畅。还有民间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不加以引导的话劣币会越来越多,最后容易骑虎难下。总而言之,我觉得大家都高估了数字货币的影响,低估了数字化货币的影响,整个货币的电子化数字化的过程一直都在演进,它改变了我们货币的边界,使得我们基于数量的货币操作现在效率越来越低,这是可以关注研究。但是现在加密数字货币究竟能够对主流货币体系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个人觉得是非常的高估。

现在谈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时候就是个大杂烩,未来能够做些什么?我觉得基于公有链面向公众和机构不太可能,顶多是在有限场景做一些所谓代币的尝试,严格意义上说基于票据平台的代币根本就不是法定数字货币,只是支付清算的一个安排而已,当然你可以试图在主流货币体系已有的电子化数字化过程当中应用一些新的技术。所以要更加客观的来看这个问题。另外我觉得各种各样的数字货币跟老百姓的关系不大,特别是现在传销币众多,特别是在台面下出的问题比互联网金融大得多,现在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大家关注一个现象只要是在台面上的,最终它的风险还可以把控,比如比特币交易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假如把它赶到地下问题将更大。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现在看得见摸不着的什么?是线下做期货外盘的、邮递卡、传销币这些东西。总而言之,长期来说数字货币有可能对整个货币体系带来重大影响,但是短期这种影响要实现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然现在越来越说不清楚什么是货币了,曾经有几年我记得要讨论货币口径重新进行修改,后来讨论去也没有下文,就以当年股票保证金账户列入M2为代表,类似的货币功能账户越来越多,这对整个未来我们这个体系的影响确实是非常之大的,深得我们深入研究。未来可能出现的方向分为几种,第一种还是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原有的货币体系内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手段,第二种办去中心的准法定数字货币,最后一个是去中心的非法定货币,类似于比特币。各国监管部门的态度是只要不触犯这些反洗钱其他一些这种违规毒品等等这些底线,实际上还是可以观察的,因为一方面它这个整体系统性风险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它确实在进行全新的尝试。比如比特币,对于这样一些在体制之外已经存在的东西,各个国家监管当局其实都在观察,如果说未来这种对主流体系的冲击会更大的话,那么你只能把它收编了,不会任凭陈胜吴广做大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后两者在较长时间内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进行探索,大家不要高估它的影响。

以上就是一点简单的分析,因为很多涉及的东西比较多,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知道这个领域可以重新换一种思考,有什么更多的问题以后可以更深入的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