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2016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时间:2016年07月24日 作者: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简介
为了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客观反映这一漫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尽管发布的时间不长,报告因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决策参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不仅可以为管理层提供简明直观的决策依据,也是学术界研究相关问题的实用量化指标。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主题为“世界贸易格局变迁与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通过对世界贸易格局及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研究,总结了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与国际货币替代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一般规律,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后人民币替代其他国际货币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主题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报告深入研究了离岸市场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重点分析了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对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影响。结合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形势,讨论了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合理布局。同时,报告还被译成英文和日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同步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报告从理论探讨、历史经验和实证检验等多个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相互促进的逻辑,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应当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将主题为“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报告聚焦于人民币国际化新阶段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对人民币加入SDR后的宏观金融政策调整及其可能诱发的国内宏观金融风险展开分析,包括汇率波动和汇率管理,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银行机构国际化风险和实体经济风险等重要议题。报告建议,要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终目标提供根本保障。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