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段新星做客第七期“瀚徳 Fintech 沙龙”,主讲“从数字货币的设计思路到央行的策略建议”
时间:2017年03月13日 作者:
3月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瀚徳Fintech沙龙(第7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14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到OKCoin副总裁段新星担任主讲嘉宾,就“稳健与积极的再平衡——从数字货币的设计思路到央行的策略建议”发表主题演讲,本期沙龙由IMI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苏治主持。

(苏治)
段新星首先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起源开始,讲述了比特币的几个特点:第一、比特币是一种不基于账户和第三方中介的交易媒介。比特币的两种交易方式:Wallet和Zcrash都是基于钱包和密钥而非第三方中介的交易方式;第二、比特币拥有多个区块链节点,这些节点都保存着比特币的信息,一个节点被攻击掉,其余的节点就会补充起来。第三、比特币的清算和结算都被压缩到一个节点完成,非常便捷,而传统的清算和结算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很多手续和步骤。 段新星认为,比特币思想能够推导出整个区块链的思想,比特币的思想结构和区块链的思想结构是一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比特币能够进行的交易都能够使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高价值的交易、复杂的交易以及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整合。 随后段新星指出,对于人民币数字货币,央行科技司副司长姚浅以及清算中心的王永红提到过“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概念。一币,即央行统一发行数字货币,与非主权数字货币通过计算生成的方式不同,人民币数字货币需要用央行的算法集中统一发行数字货币。两库,即数字货币的数据银行库存在于本地和央行两个地方,而非像传统数字货币直接在个人手里。三中心,即人民币数字货币拥有多个中心参与,而非传统数字货币那样丢了密码就损失了货币。这也是央行在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方面的考量。 最后,段新星对于中国的数字货币,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央行的数字货币不会很快发行出来,原因有三,第一、数字货币需要网络覆盖,像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没有网络,则不能使用数字货币;第二、数字货币面临着加密和安全的问题,一旦上层的交易制度出现一些问题,对于国家信誉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第三、数字货币不能照搬现有的任何一种系统,必须建立新的系统,研发需要时间。对于数字货币,我们需要保持一个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
(段新星)
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嘉宾就央行现阶段对于数字货币的管理、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以及未来数字货币能够带给金融行业哪些变革进行了讨论。主持人苏治也从货币的发展历史为由阐述了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 文/李景瀚 图/李景瀚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