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中泰证券首席李迅雷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29期)主讲“全球经济动荡下的中国经济走向与政策选择”

时间:2019年09月26日 作者: 
9月2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举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29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以“全球经济动荡下的中国经济走向与政策选择”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所长陈卫东、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曲凤杰、民生加银基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宋永明、财政部金融司金融市场部处长薛军、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融通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小强出席本次沙龙并参与研讨,会议由IMI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张杰主持。

(张杰)

李迅雷首先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处在上升期;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处在下行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于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使人口流动性下降、城镇化率上升比例下降,城镇化进入后期阶段。同时大量的产能过剩也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以存量为主的阶段。然后李迅雷分析了全球当前的经济状况,指出全球已经进入低增长高振荡的时代。中国的经济下行减弱了全球的动能,以存量为主的经济状况使全球动乱因素增加、风险偏好下降。接下来李迅雷分析了中国目前的政策逻辑,认为中国当前经济有“未富先老”和“未富先债”两个问题,今后主要应解决存量问题,财政政策应该增加杠杆。李迅雷还提出现在的政策脉络其实是清晰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操作层面。最后,李迅雷提出了两点建议。在资产配置方面,要考虑减持,不将增量部分配置在房地产上。在利率方面,应将利率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以维持社会不爆发系统性风险。

(李迅雷)

在嘉宾点评的环节,陈卫东强调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想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着力点应在工业发展与工业体系的完善。管涛认为,在全球经济方面,货币政策无法解决贸易冲突带来的影响,负利率会使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行;在中国经济方面,应冷静分析内外的挑战,更多地从自身去适应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曲凤杰则从中国的后发劣势、外部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提出了三点担忧。宋永明提出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能在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薛军认为中国从过去到未来四十年经济都要依靠内生性的经济增长,主要在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技术与模式创新、区域经济和开放。张继强认为中国具备社会多元化、进入创新曲线、人口多这些其他国家不具有的特点,指出债券市场今后应从资产配置与信用下沉两方面着手。赵小强从市场的角度对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增强政策的可预期性、使政策更市场化,同时也提出了债券市场中地方债务的问题。 此外,在会议的最后是提问环节,现场的各界人士就沙龙主题提出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与会人员合影)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分“全球领袖”、“政策专家”、“学术名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者”五个系列。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会议现场)

【原文链接】http://www.imi.ruc.edu.cn/?p=68078&preview=true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