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George Jabbour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 主讲“期权交易和交易策略”
时间:2017年03月19日 作者:
2017年3月14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办的第51期大金融思想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83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George Jabbour 先生,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瑞士富兰克林学院,韩国Dongseo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钱宗鑫主持了此次沙龙,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为George Jabbour教授的演讲做了精彩点评。

(Jabbour教授)
Jabbour教授的讲座主题为“期权交易和交易策略(风险管理):美国和韩国经验”。他首先对远期合约、期货、期权、掉期等概念分别做了介绍,并回顾了金融衍生工具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他表示,衍生工具得以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但是由于过度使用、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和信贷工具滥用等原因,衍生工具也会给经济造成危害。因此,透明度、适当的管制和法律规范是必要的。Jabbour教授还回顾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指出信息不透明、谋利者过度追逐收益带来的风险是其中的主要诱因。 Jabbour教授警告,现下种种迹象,如改革收效甚微、银行操作不透明、衍生工具交易过热等等,意味着另一场危机也很可能发生。此外,教授以韩国为例,提出监管、风控、透明性和合规是衍生工具市场四个重要的维度,决策者要在这几个方面应对相应的挑战。随后,他利用数学模型对期权交易和交易策略进行了讲解,表明衍生工具只有应用得当,才能发挥规避风险和保障收益的作用。他同时还强调了理性和教育在金融市场和活动中重要性。 随后,现场观众就透明度、政府角色,期权市场的监控和电子交易等话题和Jabbour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
(讲座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Jabbour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对Jabbour教授对期权市场的研究和对教育的重视表示赞赏,同时也对中国期权期货市场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回顾,他表示,目前中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得还很不成熟,尚未解决透明度和教育的问题。
(赵锡军院长)
讲座的最后,赵锡军院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向Jabbour教授赠送了礼物,他向Jabbour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邀请Jabbour教授经常来访促进双方师生之间的交流。 据悉,Jabbour教授曾在华盛顿、维也纳、伊斯兰堡担任世界银行的咨询顾问,也是财务管理协会、美国金融协会、东部金融协会、南方金融协会、中东经济协会和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的成员。参加此次会议的中方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刚建华,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院研究院冯凯慧、周润桦和龚谨。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