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张杰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 主讲“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经济改革的中国经验”

时间:2014年03月02日 作者: 

李京钊 (118)

3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期)2014年第一场在文化大厦602室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张杰教授,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由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委员贲圣林先生主持。 

 主持人贲圣林行长首先介绍了国际货币研究所举办“双周论坛”的意义,并对现场听众的到场支持表示感谢。特别地,贲先生对张杰教授所撰写的《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一书荣获“金羊奖”十佳图书表达了自己的祝贺。随后,他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出发,引出本次“IMI·双周论坛”的主题,即“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看经济改革的中国经验”。

 张杰教授首先从“比较优势”、“高储蓄”等几方面探秘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原因。随后,他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切入,提出“政府与市场制度的均衡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观点。张杰教授横贯古今,通过分析从汉唐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象,最终得出“几乎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与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合理搭配有关”的结论。他指出,不包含政府因素的西方经济学已不能成为解释大部分经济现象的工具,年轻人应更多地研究包含东亚经验、中国经验与政府因素的新兴经济学。 张杰教授认为,长久以来,市场与政府的力量搭配最容易被人忽略,却又难以理解和运用。从外生的管制到内生的自由,张杰教授把多维度的经济问题放在了前后一致的逻辑线条上来讲,生动形象的揭示了可控市场与弹性政府之间的“鸟笼关系”,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之谜做出了全面深刻的解释。随后,张杰教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政府与市场”这一问题的研究,并结合东西方的历史文化哲学等因素,系统地阐释了其关于私人与政府社会合作路径的研究,分析证明了“政府与市场制度的均衡”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本次论坛的尾声,张杰教授呼吁年轻的一代继续探索包含中国经验的新主流经济学,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新要求,富含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新范式,为祖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讨论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沙龙主讲内容】张杰: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经济改革的中国经验

(文/财金学子杂志社 杨溢 王婧溢)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