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部主任Abebe Selassie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主讲“非洲:提高增长潜力”

时间:2018年09月12日 作者: 
2018年9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97期)在北京文化大厦602室顺利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部主任Abebe Selassie作为主讲嘉宾以“非洲:提高增长潜力”为题发表演讲。IMF非洲部副主任Dominique Desruelle,IMF非洲部副处长李向明,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重庆,中非产能基金的副总经理温建东,IMI学术委员、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IMI所长助理曲强等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会议由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
张之骧图片
魏本华首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基于习近平总书记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高峰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中非未来纵深合作进行了展望。他列举了迄今为止中国从资金、人力资源以及技术三方面为非洲提供的援助,以及中国利用资本投放释放非洲经济潜力的措施。魏本华随后提到,不仅中国已经成为IMF的第三大股东,而且中国也建立了专门的中非发展基金,并同时推进私人部门企业在非洲投资基础设施开发。借此发展态势,希望能够以积极的形式讨论非洲发展潜力。
魏本华图片
Abebe Selassie以“非洲:提高增长潜力”发表了主旨演讲。演讲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的发展现状与挑战”、“非洲方面对中非关系的看法”及“IMF在非洲的角色及作用”三个方面依次进行。首先,90年代至2016年,非洲收入水平有着强劲增加。尽管2016年,在8个主要原油出口国如尼日利亚等,存在着大宗商品出口下行带来1.5%的经济削减,但其他经济多元化的国家经济上行趋势都保持了坚挺。但也需要注意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撒哈拉以南国家面临着或高或较低债务危机的风险。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政策对话。其次,中非合作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以600亿美元规模的融资成为非洲最大的债权国,但中非之间的合作不应当止步于投资,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值得非洲借鉴,尤其是私对私贸易方面。他预测,2050年,非洲将成为全球第一劳动力增长源。基于中国劳动人口年龄下滑,非洲将能够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最后,Abebe Selassie指出,IMF主要通过政策建议、专业技能培训及财政支持三个方面对非洲进行援助。财政支持方面,IMF更加侧重调整型融资,旨在通过逐步的资源提供来尽可能保证危机平稳趋缓,经济稳定回温增长。
Abebe Selassie图片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嘉宾们积极互动,充分交流。对可能的非洲债务危机之应对方式及可能带来的福利问题、中非产能合作、汇率风险、基础资源供应与投资、撒哈拉以南国家的投资回报、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公共开支透明度、中非政治与文化交流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圆桌讨论图片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共同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分“政策专家”、“学术名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者”四个系列。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