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下午,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经济系教授侯维忠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6期),并作了以“经济模型与金融模型间的背离”为题的学术演讲。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货币金融系主任张成思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研究员钱宗鑫主持。

侯维忠教授从自身对“大金融”的理解谈起。他提到,“大金融”的概念来源于黄达教授对于宏微观金融理论的整合,又经陈雨露校长在《大金融论纲》一书中对整体思想框架进行了阐释。近年来,在经济学理论日益依赖于数理推导并与现实渐趋脱节的背景下,“大金融”思维范式更强调经济金融理论的实用性、实践性。

侯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一般均衡、新古典主义等主流理论往往都未将金融系统相关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在当下经济发展中,金融部门的本质和职能也未能被充分认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也被长期低估。而IMI倡导的大金融研究范式,则充分强调通过宏观调控与审慎监管建立一个有效、稳定、灵活的金融系统,进而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接下来,侯维忠教授着重分析了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剥离并自我膨胀、自我实现的过程,并提倡改进既有的经济学理论模型以更加准确地刻画轻资产型企业主体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状态。
张成思教授对演讲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侯维忠教授以“大金融”理念为着眼点,深入浅出地将近百年来经济学主要流派的发展脉络、分析框架做了概要式的总览。全场讲座形式新颖生动、内容精彩纷呈,让到场聆听的财金学子拓宽了学术视野。
主讲嘉宾介绍:
侯维忠,1989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经济学教授。他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2007-08),现任CES学术出版委员会主委及董事会常务董事,在北美、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期刊上曾发表多篇文章。目前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经济(包括劳动、人口老化、国际贸易、与政治经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与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