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Blockchain百人会会长吴志峰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 谈“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基础构架”
时间:2016年03月07日 作者:
3月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9期)在明德主楼801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IMI特约研究员、Blockchain百人会会长吴志峰担任主讲嘉宾,其针对“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基础构架”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沙龙由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王芳主持。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与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双周学术沙龙,由原大金融思想沙龙与IMI双周论坛合并而成。沙龙通过“主题演讲+专家点评”的模式,对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紧跟国际前沿、拓宽理论视野、深化研究协作,为推动“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演讲全文: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基础构架
(本文通讯员 林鹤仪)
王芳主持沙龙
吴志峰会长在主题演讲中首先阐明了区块链的定义,指出其是一项分布式共享记账技术,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重点分析了区块链在网络协议栈中的位置,并强调了区块链共识、安全、开放的三大核心特征,对区块链的发展趋势、点对点价值转移方式以及智能合约进行介绍。在分析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时,吴会长探讨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模式、其在系统和业务两个层面的逻辑结构,以及分布式的新型记账流程。他提出,区块链建立去中心化信任的三个关键技术分别为动态组网、账本结构和共识机制,并引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货币与支付、记录保全、证券、智能合约等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在互动讨论环节,在座嘉宾对区块链的重要性、发展过程、资金交易规模、工作机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提问或分享观点,也得到了吴志峰会长的一一回答。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