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Georges Depeyrot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 主讲欧美亚货币体系演进历程
时间:2019年04月06日 作者:
4月2日上午10点,现任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董事会成员、研究部主任、高级研究员德佩罗教授(Georges Depeyrot)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于明德主楼801会议室举行了以“欧美亚货币史”为主题的讲座,讲述了世界从金银复本位制向单一金本位制转化的货币历史。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分“全球领袖”、“政策专家”、“学术名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者”五个系列。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何平
德佩罗教授的讲座主要包含欧洲货币体系演进过程、金矿与银矿的开发及其影响、以白银危机(1860-1914)为研究对象的国际项目(DAMIN Program)以及上海与海上贸易四个部分。在序言部分中,德佩罗教授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模拟视频对西欧货币体系的演变进行了生动而透彻的解读。之后,他以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的淘金热为例说明了金矿开发的历程及其对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影响,并介绍了当时由金银组成的货币体系。 接着,德佩罗教授介绍了由自己主持的DAMIN国际项目并阐明该项目的研究对象及目的。在项目此前关于白银危机的研究中,他发现银矿的出现(19世纪后半叶)、铸币技术的提升以及全球贸易日益繁荣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白银贬值的最终结果。最后,他分析了19世纪时中国重要港口上海的海上贸易状况,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当时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金银流动趋势,之后对其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讲座结束后,德佩罗教授同在座专家就白银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对清朝灭亡的影响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圆满地结束了本次公开课。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