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第152期大金融思想沙龙——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形势系列第18期暨“后疫情时代的地方金融发展”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0年06月08日 作者: 

5月25日,第152期大金融思想沙龙——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形势系列第18期暨“后疫情时代的地方金融发展”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地方金融研究室承办、凤德参策研究院协办。会上,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出席并致欢迎辞。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蒋远胜,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财金商贸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IMI地方金融研究室学术委员关伟,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北京主管合伙人周星,南京建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管委会主任侍得广,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金融服务局局长助理罗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IMI地方金融研究室主任何青出席并参与了圆桌讨论,涂永红副所长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IMI地方金融研究室执行副主任、IMI研究员刘红伟主持会议。

涂永红首先致开场词。她对参加线上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及其地方金融研究室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研究成果。她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重点讨论地方金融发展的路径与特色、交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金融开放的创新经验,希望研讨成果能够为地方经济金融稳健发展贡献力量,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圆桌研讨第一环节围绕“疫情冲击——全球变局之地方金融应对”的主题展开,参与研讨的两位嘉宾分别从地方政府视角和跨国公司视角做精彩发言,IMI学者代表关伟做点评。

侍得广从地方政府视角谈论了地方金融如何应对疫情冲击。建邺区拥有南京市一半金融机构并落地许多数字经济总部,主导产业是金融和科技服务业,是南京市数字经济和金融总部。疫情发生后,建邺高新区经济发展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可控,政府针对疫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分别是针对抗疫稳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房租进行减免、推出金融扶持政策,以稳定经济发展。

周星从跨国公司视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防疫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会成为影响供应链稳定重要因素,须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周星认为供应链调整不等于整体移出中国,实际上是将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出去,本质是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短期内供应链因其自身调整的复杂性不会选择离开中国,长期来看部分外资企业可能会因为市场下滑而离开,部分国家政府可能会出于保障基础民生的角度推动供应链回流。中国作为具有利率水平比较优势的最大的消费市场,会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并在中国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市场更加开放透明。

关伟做第一环节的总结点评。他认为南京市在应对疫情冲击上反应迅速、实力很强,但要注意经济恢复的难度以及资金供给充足、需求不足的问题;普华永道关于全球产业链布局的研判精准到位,给予市场很大信心。他指出要善于从危机中寻找并发现机遇,中国市场尤其金融市场的全方位开放、地方构建开放经济环境,都需要政府施以有利政策来引导扶持;而财政和金融政策如何协调配合,更值得学界、业界和政产学研更深入的研究思考。

圆桌研讨第二环节围绕“疫情思考——国家战略之地方金融使命”的主题展开,三位嘉宾分别从粤港澳、长三角、西部三地视角出发做了精彩发言,IMI学者代表何青做点评。

罗浩介绍了珠海横琴地区近年来为支持配合澳门发展现代金融所做的举措,包括初步建立横琴对澳金融服务体系并搭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对澳金融服务架构、落实到位配合支持澳门金融的政策、促进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通过产业基金助力澳门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横琴新区与澳门特区互惠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成果。

侍得广用“总部落地”“基金合作”“资本招商”“科创森林”十六字概括南京建邺高新区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即通过打造数字总部集聚区、政府让利吸引产业链中的重要企业落地、培养扶持新的本土总部企业,通过打造基金街区的概念以新影基金公司落地并通过在街区举办路演、投资论坛等活动加强基金公司和企业间的互动,通过基金的引荐和反投吸引其被投企业和更多的头部企业将地区总部落地建邺区,通过“ 0、1、2发展计划”支持大学生创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入驻等措施,推动地方产业与创新融合发展。

蒋远胜介绍了西部地区成都市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果。他指出成都的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四个特色,分别是扩大农民可用抵押贷款权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交所推动农村产权流动、重视新型农业主体的信用数据库建设以及建设“农贷通”互联网金融平台以构建统一和竞争充分的农村信贷市场。成都农村金融改革已取得一些突破,关于下一步深化改革,蒋远胜强调应从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的改革、构建全国领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统一的农村信贷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和加强与重庆协同的金融改革创新五个方面继续探索。

何青做第二环节的总结点评。他对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持较乐观的态度,强调地方经济发展和境内合作的使命,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应利用好资本市场促进合作,期待南京建邺区的金融与科创建设模式能够推广,在中国能打造出几个关键的金融企业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的融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何青主任也表达了对成都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推广的担忧,因为农业农村自身的脆弱性,金融呆账坏账在疫情后增加的可能性上升,需要重点处理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问题;但同时,危机也不失为推动成渝进一步深入合作的一个机会。

圆桌研讨第三环节围绕“‘后疫’看点——面向未来之地方金融‘十四五’展望”的主题展开,四位嘉宾参与研讨并做观点分享,IMI学者代表关伟做点评。

罗浩介绍了珠海与澳门对于横琴开发所做的规划,包括发展现代金融业、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实现横琴与澳门之间的资金自由流出等,而横琴与澳门结合则具有澳门自身是单独关税区并实行低税制、横琴计划配合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业、配合澳门探索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等优势。

侍得广提到了“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动建邺高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设想,分别是推动创新主体集聚,服务长三角创新一体化战略,聚焦金融和科技的服务类主导产业并布局未来产业;通过创新金融手段、“科创森林”租金支持政策、其他政策方法及优质服务来推动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内生动力;将现代金融力量赋能科技服务,推动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通过基金招引更多优质企业及项目落地,将建邺高新区打造成可自我循环的生态圈。

王小琪以“绿色金融助推美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发言。他指出川渝双城经济圈绿色金融发展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大的潜力,且绿色金融、绿色融资、绿色保险和环境资源交易平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版;此外,他也为川渝经济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美丽经济圈提出一些建议,如进一步加大银行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加快建设绿色资本市场、加强绿色保险的保障和投资推动环境资源市场成长进程并加大财政对硬件和财政的支持力度等。

周星指出,首先,金融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上存在不足,需要建立健全投资评价体系并引入ESG框架来平衡投资决策“短期逐利”的弊端。疫情下全球金融业已置身于高风险中,需要各级金融监管机构加强风险意识、做好金融风险防控、跟踪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压情况。其次,中国银行业适用于对公业务的风控体系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相对薄弱,历史数据和风险资料不足,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解决。同时,产业升级转型导致的失业人群需要国家帮助,转岗培训和数字化技术培训,但不能用临时性财政补贴将本该淘汰的产能救活。她还提到,超大城市群的出现与城市的发展会催生金融需求,地方政府需要对此作长远规划和前瞻性布局。

关伟做第三环节的总结点评。他指出类似于普华永道的第三方专业性机构在未来地方金融规划当中可能会起到的重要的支持和辅助作用,值得重视与合作。他认为,成都、南京、横琴的规划发展反映了地方金融在未来规划金融发展时的使命、特色和着力点,对地方金融在未来的使命和担当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他同时提到IMI以及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也多次参与地方金融发展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希望能继续给予专业支持、发挥积极作用。

会议最后由涂永红发表总结致辞。她指出,各位嘉宾的发言精彩纷呈、含金量高,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想法。她认为,地方金融发展应该牢牢抓住地方特色,努力构建适合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不能偏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此外,地方金融在大力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同时,应该面向未来,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文化金融纳入地方金融综合发展范畴。同时,她强调当前全球经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相机决策的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各地方在金融发展中应特别注重金融预警机制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分“全球领袖”、“政策专家”、“学术名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者”五个系列。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观点整理: 程梦瑶、付彭会、贺涵、文锡炜、占易、张耐、周润、朱炳姮 统稿:郭瑞华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