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05期(“纸币诞生千年纪念”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 周卫荣馆长首讲“中国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路径的总清算”

时间:2023年04月17日 作者: 

4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05期(“纸币诞生千年纪念”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研究员,以“中国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路径的总清算”为题发表演讲。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平主持。


何平教授首先介绍了纸币诞生千年纪念系列沙龙的举办背景,他指出,为纪念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益州(成都)官方“交子”发行千年,特举办货币金融史系列讲座,以申述中国四川“交子”纸币的新型货币形态发明在人类货币文明史上的贡献,并为今天央行数字货币的制度塑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启示。


周卫荣馆长开启题为“中国货币起源与发展路径”的第一讲。他指出历史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古为今用,以史鉴今和以史解今。研究货币史要谨防今为古用,不要把现代货币知识和金融的概念简单反推到古代社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铸造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的特色鲜明,自始至终以铜质货币为主,其他材质为辅,采用了浇铸工艺,具有2000多年的连贯性。中国货币很早就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独特的货币文化——东方钱币文化。

关于中国货币的起源,需要注意以下各点。第一、不要简单地把海贝当作最早的货币。如果说海贝是贝币的话,那应是指饰品与礼品 (包括祭贡)层面的币(当然也包含财富概念),而不是后世人们理解的专门用于交易买卖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币。第二、不要把“仿贝”当作最早的铸币。第三、货币源于饰品和礼品。金与银之所以能作货币,首先在于古人认为它们是美丽的、漂亮的、珍贵的,因而被用作饰品。第四、“货币”的本义是宝物礼品。在早期社会,“货”者,宝物也。珠、玉、龟、贝 等都是所有价值公认的好东西。第五、最早的铸形货币是“钱”。中国古代铸币源于青铜时代的青铜称量货币。最早的钱币源于农具“钱”(铲子),后世称“空首布”。

周卫荣馆长对中国货币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长时段的精炼概观,明确指出各个时代的货币组合和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丰富生动的考古材料,透彻地论述了中国古代货币领域的三个重大发明。第一,是叠铸,铸钱发明了“叠铸”工艺。第二是翻砂工艺,翻砂工艺在我国铸钱业可追溯到北朝时期。第三是纸币,纸币的发明是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没有纸币就不会有现代发达的货币金融体系,也不可能有现代繁荣的世界经济。纸币诞生于中国古代商贸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巅峰,它的出现,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繁荣。纸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便利,为塑造现代金融体系打下了基础。总之,中国货币形态的改进,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也是铸造、造纸与印刷技术改进的直接动力。历史时期中国在货币形态上的创新和在世界货币文明上的这些重大贡献,必将为中国今天树立民族自信,在世界货币事务中处于不败之地提供有益的启示。


据悉,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撰稿:杨尚儒

监制:安然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