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郭宇航做客金融科技公开课第7讲 谈“金融科技重塑规则与投资热点”
时间:2017年06月09日 作者:
6月7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主办、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协办的金融科技公开课第7讲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66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509举行。点融网创始人兼联合CEO、投资人郭宇航担任此次公开课的主讲嘉宾,针对“金融科技重塑规则与投资热点”发表主题演讲。此次公开课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宋元元主持。

(宋元元)
郭宇航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创业经历讲起,指出勘测红线边界、寻求增信背书、招人注重平衡和分配股权恰当是互金领域创业必须关注的四大关键。他认为,创新始终对监管提出挑战,而监管的智慧决定了金融科技能够走到有多远,金融科技创业者应该吸取历史上创业者的经验教训,与监管方进行主动、有效、平等的沟通,以便更好地把握法律空间与政策方向。同时,金融科技创业者要想争取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公司运行,需要通过发表演讲、理论研究、出版图书、加入协会等方式积极争取发声机会,不断宣传其公司、服务和模式,并澄清大众的误解,打消潜在投资者的疑虑。 在金融科技的崛起方面,郭宇航指出,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印度和新加坡等经济体在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方面并不落后于中国。但由于发达的传统金融和银行系统垄断金融资源,并且监管对于金融科技的态度比较保守,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被削弱。中国正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毕马威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50强”中,中国公司占比仅次于美国。第一代的金融科技创业者仍然定位于为改善传统金融后台服务提供工具性支持,而新一代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则让技术成为业务的主导,并且积极参与到金融牌照争夺战中。在人才流动方面,传统高端金融机构中的优秀人才向金融科技领域流动的趋势已开始出现。
(郭宇航)
谈及金融科技对于规则的重塑,郭宇航认为金融科技促使金融走向普惠,高盛、花旗等传统的金融机构也逐步向技术公司靠拢。大数据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监管合规成为金融科技领域近期四大热点,大数据金融正完善征信体系,区块链有助于搭建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域型轻结算系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在金融反欺诈领域发挥了作用,运用技术提升的监管能力也正使得经济和金融的灰色地带中原本难以掌握的行为变得可追溯。 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郭宇航对P2P平台、在线导航、互联网消费金融、B2B供应链金融、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电子货币、区块链技术、自动化投资、跨境投资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创业模式赛道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具备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在未来,合规化、垂直化、混业化和国际化可能蕴藏着投资机会,同时,金融科技投资面临着合规风险、监管风险和创始人的道德风险。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金融科技能够挖掘到未得到足够金融服务的信用优质人群,因此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容易获得比美国科技公司更高的估值,从数据上来看,上市公司确实钟爱布局金融科技公司。最后,他对星河洪晟金融科技专项基金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希望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改变金融的效率,从而让金融带来温度,使得社会变得更为美好。
(讲座现场)
在问答环节,郭宇航针就现场听众提出的关于智能投顾的未来、消费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关系、点融网对坏账率的控制方法和对最近大股东减持政策的解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文/王胜楠; 摄影/张岩)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