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紧缺需求现状和金融发展要求,我认为金融科技人才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同步发力。一是金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要明确金融科技人才能力要求、制定衡量微观个体的统一的量化标准,全面评估金融科技人才能力成熟度。二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有效地规划金融科技人才成长道路,通过政府引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实操、夯实人才底座。三是金融科技人才库需要向政府、监管机构、高校、企业等金融参与各方提供精准服务,深挖人才资源的价值。在金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方面,在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上,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引导金融科技合规发展。一方面要梳理金融需求、突出重点,将战略性、引领性重大需求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明确需求的能力要求和岗位分布。另一方面,充分吸取人才计划,同行评议、招聘要求、专家访谈等各方的经验,将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条件以可量化、可比较的方式衡量,通过两方面的协同推进,使得无论是传统专门研究金融科技发展的科研人员,还是进入金融领域的科技人才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要顺应新时代金融人才需求变化,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培养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特色、紧缺人才作为重点方向。建设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快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把产教融合理念贯穿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院校、行业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提供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资源的有机整合,打造一批勇于创新、技术精炼、精通业务的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基本解决金融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重大结构性矛盾,形成金融科技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金融科技人才数据库建设方面,以打造技术先进、价值共创、数据共享、协同创新的金融科技人才库为目标,以数据挖掘为手段提供金融科技人才智能服务。数据是价值输出的基础,要借鉴金融业数字化的经验,完成金融科技人才的数字化,综合人才主页、舆情、人才计划、研究成果、调查问卷、众包填报等大数据来绘制金融科技人才全息画像;深入分析政府、监管、机构、高校、企业等金融科技参与各方对金融科技人才关注的侧重点。从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创新行业生态、打造引领人才能级提升、指导高校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科技能级创新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最后我提两点金融科技人才建设的后续思考。一是优化金融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破除不利于人才聚集,特别是领军人才成长的因素。要创新金融科技人才考核激励措施,以提高金融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实施柔性化管理。要优化金融科技人才职业通道,建立资格评定及动态管理模式,构建科学高效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以动态化管理确保金融科技人才名副其实。要增强金融科技人才荣誉激励,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人民银行科技发展奖、省部级奖励构成的荣誉体系中加大金融科技人才比重。要试点金融科技人才待遇的配套,在户籍、住房等方面适当倾斜,保障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二是强化金融科技人才保障措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健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法规及标准,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金融科技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促进我国金融科技整体的快速稳步发展。要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在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支持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要设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立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立创新能力的考评标准,以领军人才保障人才培养的水平,要完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建立客观规范的评价制度,加强同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