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伍戈:经济,寻锚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作者:伍戈(IMI特约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导读:

近日,IMI特约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及其研究团队撰文指出,在今年特定的困难之下,GDP增速目标有所淡化是务实之举,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和防疫依然摆在突出位置的情形下,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意愿不强、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矛盾加剧等因素掣肘着经济发展。展望未来,稳民生尤其是稳就业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锚”。
阅读全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年初设定的GDP目标往往是全年经济运行的“锚”。目标越明,动力越强。若上半年增速未达年度目标,下半年政府杠杆率则大都显著抬升,反之反是。在今年特定的困难之下,淡化GDP目标确是务实之举,“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这对于宏观政策意味着什么,整体经济何去何从?


图片

图1. “锚”的作用:若上半年GDP不及目标,下半年政策往往明显发力


01

政策发力:意愿问题?


防疫依然摆在突出位置的情形下,今年以来政府主动举债的动力似并不如过往强烈。截至6月末,地方债可用限额近2.9万亿,较年初增长3%,却尚未积极使用。财政存款增速则高于近10年来的中枢水平,或存在“钱趴在账上”迹象。

图片

图2. 经济下行,政策发力却有限?


02

政策发力:能力问题?


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调下,近年来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的矛盾有所加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期,一般预算收入显著萎缩,房地产低迷引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疫情管控持续加大卫生支出,现实中的入不敷出制约着地方“挑大梁”的能力。今年1-6月,我国出现了31个省市的公共财政收入均低于支出的罕见情形。

图片

图3. 防疫支出增加,地产收入锐减:持续影响财力


GDP目标淡化之下,稳就业成为最重要的“锚”。今年离退休人数显著抬升,对25-59岁人口的就业压力形成一定缓解。但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最高,下半年青年失业率预计仍将维持历史高位。初步测算,全年至少要实现3.5%-4%的实际经济增速,才可能使失业率降至5.4%-5.6%的区间附近。


图片

图4. 保就业底线,政策仍需发力


03

基本结论


一是防疫依然摆在突出位置的情形下,随着GDP目标的淡化,今年政府主动举债的动力似不如过往强烈。专项债的限额空间犹存,却仍未积极使用。历次经济下行期,财政存款大幅减少以增强逆周期调节力度,但今年其增速仍处高位,存在“钱趴在账上”迹象。

二是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调下,近年来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的矛盾有所加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期,一般预算收入显著萎缩,房地产低迷引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疫情管控持续加大卫生支出,现实中的入不敷出势必制约地方“挑大梁”能力。

三是展望未来,稳就业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锚”,其本质上仍取决于合理的经济增速。今年离退休高峰对就业压力有所缓解,然而青年失业问题突出。动用专项债限额空间等增量举措值得期待,但疫情防控持续下GDP目标淡化,或将明显弱化总需求政策的效力。


编辑:曹涵琦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