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涂永红:创新提供高品质服务,CIPS再添新功能

时间:2023年11月24日 作者:涂永红(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导读: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日益增强。在金融数字化、国际支付体系不断改革的新时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陆续推出港元业务、CIPS汇路指南服务、CIPS数据洞察、直参轻量化接入方案等新产品、新服务,进一步提升其跨境支付的速度和透明度,提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为全球金融提供了可靠的公共产品。
阅读全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规避美元贬值的巨大外汇风险,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开始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新征程。2015年,在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之际,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上线,作为基础设施支撑人民币跨境使用。2018年3月CIPS系统(二期)成功投产试运行,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作为后起之秀,CIPS集报文、数据分析和支付功能于一身,提供高效、快速、低成本、安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支持全球的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


中国坚定不移对外开放,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人民币已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支付第一大货币,人民币已成为外汇市场交易第五大货币、官方储备第五大货币、贸易融资第二大货币,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日益增强,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企业越来越多。2023年9月,CIPS的参与机构总数扩大至1452家。其中,通过专线对接的直接参与机构增加至89家,占比突破6%,间接参与机构1363家,亚洲区域参与CIPS的机构最多。


在金融数字化、国际支付体系不断改革的新时期,CIPS 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自2021年以来,陆续推出港元业务、CIPS汇路指南服务、CIPS数据洞察、直参轻量化接入方案等新产品、新服务。港元业务将原来单一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扩展为跨境多币种支付系统,有利于提升CIPS跨境支付的速度和透明度,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港元业务的成功开展,为CIPS今后开展经货币当局同意的其他币种跨境支付业务奠定了基础,翻开了CIPS为全球金融提供公共产品的新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近期CIPS发布了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汇路指南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通过APP、WEB、API、报文数据集等多种场景和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汇路查询、智能推荐、辅助信息、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大大提高了CIPS的服务质量,100多家机构参与了试点,12000多家客户使用,受到市场欢迎。CIPS数据洞察可提供统计查询、多维度、多视角业务数据分析功能,还可根据参与行的具体管理需求,提供跨境业务数据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实现定制化数据服务。


随着CIPS的参与机构类型更加多元,CIPS还提供了多种可选接入方式。根据CIPS发布的信息,CIPS推出的直参轻量化接入方案采用了软、硬件一体化方式,将可视化业务操作模块、直通式接口模块及安全模块预置于硬件设备,可以为中小参与者快速接入CIPS系统开展业务提供简便、快捷又安全的路径。目前已经有两家境外银行采用这种方式接入CIPS。相信这种做法能帮助CIPS更快、更多地接入境外参与者,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版面编辑|阎奕舟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