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隽:人民币不会经历巨大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7-02-17
    中国证券报:近期,关于国际收支失衡和资本流出,国内外学术界和市场人士做了很多的研究,有些机构还特别归纳了阿根廷、俄罗斯、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国汇率和国际收支经若干阶段的调整最终不得不以货币大幅贬值来恢复国际收 查看全部...
  • 一、反“商业周期”的刺激“药方”有问题

    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补充危机产生的流动性不足,通过刺激货币和财政的反“商业周期”政策来抵御经济的下滑。中国也一样,当时推出了大幅降息降准和4万 查看全部...
  • 徐以升:宏观新周期下的资产配置与金融投资

    IMI特约研究员、杭州华软新动力资产管理公司CEO

    发布时间:2017-02-15
    宏观新周期的体会,是与2002年—2012年的周期相比,当时中国货币升值、金融扩张、经济繁荣、投资回报率上升,而这几年发生的看得见新变化、新周期,我们来看这个新周期对我们资产配置和金融投资的影响。

    2013年7月份有一 查看全部...
  • 盛松成、蒋一乐:货币当局为何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发布时间:2017-02-14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各种形式的私人数字货币发展极为迅速,国际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都纷纷投入数字货币的研发,并已取得一定进展。在这一背景下,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纷纷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我国也不例外。

    货币 查看全部...
  • 马德伦: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六大难题

    IMI顾问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发布时间:2017-02-13
    一、2016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2016年是我国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第一年,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是崭新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市场化、国际化和高科技是2016年中国金融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市场化” 查看全部...
  •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回顾与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

    IMI顾问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发布时间:2017-02-10
    一、2016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2016年是我国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第一年,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是崭新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市场化、国际化和高科技是2016年中国金融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市场化” 查看全部...
  • 保罗·克鲁格曼:贸易自由化进程停滞不前也无大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17-02-09
    对僵滞不前的局面听之任之

    全球化进程目前正遭受政治围攻,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者都对新近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等协定大肆挞伐。这些政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无稽之谈。不过 查看全部...
  • 钱军:2017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EMBA项目主任、DBA项目主任、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发布时间:2017-02-09
    2017年,全球形势依旧显得阴晴不定,这也给减速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添了更多变数。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以一个快速“自熔”的熔断机制开首,似乎奠定了一整年跌宕起伏的不寻常基调。2017年,全球形 查看全部...
  • 管清友:中国宏观经济的六个观察

    IMI学术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17-02-09
    第一个观察是经济持续下行,政策趋于保守。

    关于经济持续下行,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如果说在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之前,对经济判断还有一些分歧,目前在决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尤其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应该说 查看全部...
  • 边卫红:人民币国际化应做好实体经济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副主编

    发布时间:2017-02-06
    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

    (一)人民币从亚洲扩展至欧洲,进一步扩展到美国,形成了全球人民币市场

    人民币从香港扩展至东南亚,从东南亚又扩展至欧洲,进一步扩展到美国,基本形成了全球人民币市场的初步格局。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