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清友:深化新三板改革,激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IMI学术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17-08-19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有关制度改革必须要有危机感、急迫感,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港交所6月16日推出设立创新板咨询文件,目标瞄准创新驱动的新经济企业,这与定位“服务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新三板 查看全部...
  • 高海红:灵活汇率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发布时间:2017-08-18
    一、引言

    20年前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很多国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中国却避免了这场危机,同时从这场金融危机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中国当时的资本项目是封闭的,采用的是盯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在现在看来,过早开放资 查看全部...
  • 刘元春:新周期尚未开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布时间:2017-08-18
    一个周期往往是从中期的角度来看一种增长方式的变化、一种动力机制的转换、一种结构的转换,形成与新增长方式、新结构、新动力相适应的激励体系以及这些激励体系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基础等这样一套体系,就意味着要进入新阶 查看全部...
  • 管涛:发展是金融安全的最大保障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7-08-17
    继今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集体学习之后,7月中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下一步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认真贯彻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就要牢牢抓住金融发展这个“牛鼻子” 查看全部...
  • 王剑:金融是周期之眼

    IMI特约研究员,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发布时间:2017-08-17
    先来讲一个关于周期的小故事。2015年6月,国内经济仍不景气,我去绍兴,却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前期印染企业很多从事过度投资,以房地产为主,而后在宏观调控中,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但印染业本身的产能并不显著 查看全部...
  • 尹振涛、郑联盛:构建金融科技监管的新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7-08-16
    金融科技代表着一种金融与科技的全方位融合或趋势,属于一种业态结合的新理念。金融科技以其独特的技术支撑、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影响着传统金融机构的理念、业务、架构和风险管控模式,逐步成为整个金融生态体系中不 查看全部...
  • 尹佳音:人工智能深刻影响金融交易过程

    元素征信副总裁

    发布时间:2017-08-16
    人工智能在金融交易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人工智能首先在金融交易的服务方式上推动了一些变革,以银行交易服务方式为例,互联网大规模应用以前,银行的交易服务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去网点去营业部跟银行工 查看全部...
  • 李礼辉:大数据技术发掘信用价值、推动惠普金融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

    发布时间:2017-08-16
    谈起大数据技术与普惠金融的问题,众所周知,信用是金融的根基,信用普及是普惠金融的前提。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用普及和信用增值,进一步推进金融的转型升级,发展普惠金融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市场经济环境下 查看全部...
  • 曲凤杰:构建“一带一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IMI特约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发布时间:2017-08-15
    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累积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2016年,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金融计价结算和外汇储备全球占比分别同比下降37.7%、24.4%和29%。受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信心不足、人民币贬值预 查看全部...
  • 李扬:金融业进入严监管、控风险时期

    IMI顾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发布时间:2017-08-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年均9.8%的高增长,与之对应,金融业也以发展为主旋律。以中国经济新常态和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界,从现在开始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业发展将经历一个严监管、控风险的时期。这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