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7月10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07月10日 作者: 
香港与澳大利亚举行第三次人民币贸易与投资对话 第三次香港与澳大利亚人民币贸易与投资对话9日在悉尼举行。此次对话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澳大利亚财政部及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联合筹办,吸引了超过160位来自金融机构、基金经理及企业的代表出席。 今年的对话主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投资与融资机遇。澳大利亚财政部秘书长John Fraser为此次对话作开幕发言后,来自香港及澳大利亚的金融界代表进行了两部分小组讨论。由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主持的第一部分小组讨论,议题围绕离岸人民币融资活动的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措施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所带来的机遇。 第二部分的小组讨论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副行长Philip Lowe主持,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包括不断扩大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安排以及澳洲的500亿元人民币RQFII投资额度。 澳大利亚香港人民币工作组亦于当日下午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充分把握人民币融资、投资及贸易结算的最新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过去一年中国内地继续推行资本账户开放,创造更多新的人民币投资机会,包括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以及内地及香港的基金互认安排。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亚太地区与中国内地和香港交易的首选支付货币。澳大利亚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SWIFT支付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3%上升至15%左右。 香港金管局推与内地新跨境联网 支持基金互认 香港金融管理局9日宣布,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投资基金平台服务推出与内地的新跨境联网(CMU服务),为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互认安排(MRF)提供指令传递及交收支持。这项新的CMU联网将于有跨境基金买卖时开始运作。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5月22日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就基金互认安排制定框架,让合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基金通过简易批核程序在对方市场销售。基金互认安排已于2015年7月1日实施。 金管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香港及内地现有金融基建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基建及网络联系,以促进在MRF下的投资基金跨境交易的处理。 CMU服务利用这些系统联系,让香港的投资基金分销商、过户代理及基金公司以自动化及快捷的方式,处理与MRF相关的投资基金认购、赎回及转换指令,并与其内地交易方进行有关的现金交收。 同样,内地投资基金分销商、过户代理及基金公司亦可以自动化及快捷有效的方式,通过内地基金处理平台与CMU服务之间的联网处理MRF投资基金指令,以及与其香港对手方进行交易。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彭醒棠表示,与内地的新CMU跨境联网是香港投资基金业界的重要金融基建,优化后的CMU服务将有助有效落实MRF安排,并为MRF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继而巩固香港作为区内主要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7月10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