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11月18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11月18日 作者: 
新加坡RQFII额度扩大至千亿元 总额度破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新加坡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扩大至1000亿元人民币。 央行称,扩大新加坡RQFII额度,是两国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加新加坡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扩大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013年10月,RQFII试点范围拓展到新加坡,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10月29日,共有20家新加坡机构累计获批315亿元的RQFII额度。 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管局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1500亿元人民币增至3000亿元人民币,将于2016年3月到期。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自2009年正式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在人民币支付、贸易结算和投资等方面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 截至目前,RQFII试点已拓展到13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可投资额度突破万亿元,达10600亿元。其中,香港地区RQFII可投资额度最高,达到2700亿元。新加坡RQFII额度为1000元,英国、法国、韩国、德国分别获得800亿元额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卢森堡、智利以及匈牙利分别获得500亿元额度,卡塔尔获得300亿元额度。 安永:人民币国际化将为全球贸易增长创造新空间 安永卢森堡公司金融服务业务拓展部总监杨咏仪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增强不仅会为中国,而且也将为欧洲乃至全球的贸易开创新的增长领域。 针对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的内容,杨咏仪说,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将在一系列领域为外国银行和中资银行提供大量的业务机会,包括贸易结算,离岸存、贷款,离岸和在岸投资产品和境外资本募集等。 其次,中国公司,特别是私营和中小企业,将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而不是外国货币,以避免外汇成本以及汇率风险。 杨咏仪还谈到,以人民币结算的欧洲公司可以跟更多的中国公司做生意,这将有助于这些欧洲企业扩大他们的客户群,并增加贸易量。 杨咏仪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无疑是全球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全球经济前景。“我们看到人民币的地位在全球舞台上呈显著上升趋势,不仅促进着经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世界金融体系”。 针对“十三五”规划提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政策,杨咏仪认为双向开放不仅可以让中国金融业向国际同行学习,提升其全球市场竞争力,而且会促进中国和西方的金融机构更好地合作,以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本市场。 她指出,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对接,2015是中欧合作的新纪元之年,这些资金将投入欧洲实体经济,并刺激全球经济复苏。 德银:人民币加入SDR将助推中国债券市场建设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近日发表研究报告,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或将在今年11月30日批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报告分析了人民币加入SDR将带来的宏观影响,表示这或将为改革提供助力,并增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 IMF工作人员在11月13日提交的SDR审议文件中建议执董会将人民币作为除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SDR货币篮子。IMF将于11月30日召开执董会会议,讨论人民币是否被纳入SDR。报告表示,若此次执董会审议通过,人民币或将于明年10月1日起正式加入SDR。 报告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潜在推动。目前中国金融改革进展显著,但其它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依然任务艰巨。人民币加入SDR或将推动深化后续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支持。 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还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报告认为,虽然IMF批准人民币加入SDR的决定可能不会在接下来六个月内为中国带来显著的资本流入,但从长远看,人民币加入SDR将在未来几年吸引来自外国央行及主权财富基金的结构性投资,这些资金流入将稳定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报告指出,中国面临的下一步挑战是如何提高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人民币债券市场还需体现更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才能使得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央行储备管理的现实选择。报告认为,应加强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辅助外国投资者的参与。虽然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任重道远,但人民币加入SDR将扮演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 德银在报告中维持了先前观点,认为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内不会允许人民币出现急剧贬值。由于市场对美联储今年12月加息的预期升高,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并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德银认为,中国央行在采取下一步汇率措施之前,或将静观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并考量新兴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1月17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