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6月23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06月23日 作者: 
国开行达成首笔国开债跨境回购交易 6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完成质押式回购业务,成交金额50亿元人民币,质押券含国开债30亿元。这是自6月初央行批准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及参加行开展银行间市场回购交易后,达成的首笔跨境回购交易。这也是国开行获准开展国开债质押回购以来,正式开展的第一笔国开债回购交易。此交易的达成,标志着人民币境内外市场的进一步连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6月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银行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的通知》,批准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银行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其中正回购的融资余额不高于所持债券余额的100%,且回购资金可调出境外使用。机构分析认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人民币的在岸和离岸市场,相当于将目前国内的低成本资金部分向境外机构开放,吸引其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同时利于扩大境外机构的债券投资和流动性管理需求,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海自贸区金改49条将出炉 建人民币全球中心 上海自贸区将迎来新一波改革支持举措。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49条政策(俗称“金改49条”)将于近期推出,而外汇、海关和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支持举措也将陆续出炉。 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2015陆家嘴论坛”说明会上,来自一行三会的监管人士纷纷对上海自贸区下一步金改重点进行了阐述。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证监会批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下一步,证监会将借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平台,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双向投资的政策落地。 上海金融办主任郑杨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也表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以及自贸区开放创新的重大机遇,目前上海正在制定对接规划。在金融方面,上海将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上海建设成为人民币的全球中心。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发挥好保险的优势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日本将首度发行人民币债券 或取名“富士山债” 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将在6月发行3.5亿元人民币债券,这将成为在日本市场首次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随着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使用比重的提高,今后开展中国业务的日本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有望效仿发行人民币债券。 三菱东京UFJ银行此次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是面向生命保险等日本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私募债,利率等条件将在近期确定。 此次发行人民币债将增加三菱东京UFJ银行为进驻中国的企业客户等提供人民币融资的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另外,其还将积极依托集团旗下的三菱UFJ摩根斯坦利证券所积累的经验,通过人民币业务扩大收益。 人民币债券在日本市场首次问世之后,今后开展中国业务的日本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也被认为将效仿发行人民币债券等。而日本国内的生命保险、地方银行等投资者也可以为手头积攒的人民币找到一个投资渠道。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6月23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