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2月4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02月04日 作者: 

截至2014年12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突破万亿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环比增加3%,至10035.5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当月人民币活期及储蓄存款余额为1769.67亿元,人民币定期存款余额为8265.90亿元。12月香港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为6577.65亿元,较11月的5327.95亿元增加1249.7亿元。 台湾货币政策主管部门1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台湾银行业人民币存款规模累计达3022.67亿元,较11月末的3006.01亿元增加16.66亿元,环比增长0.55%,维持缓慢增长。

T+0机制效应显著 跨境基金单周成交增10倍

作为内地基金市场首批获准T+0交易的品种,13只跨境LOF基金和5只跨境ETF基金已于本月19日起开展日内回转交易。T+0机制效应显著,当周跨境基金合计成交环比增加10倍。 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折溢价套利机会之外,跨境基金T+0还可为投资者提供盘中价差套利机会。而T+0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平抑溢价的作用,对跨境基金的发展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多数跨境ETF规模较小,短期供给不足,因而造成溢价交易。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后,在溢价套利机制作用下,跨境ETF基金场内规模会逐步增长,从而达到供需平衡。而成交量的活跃,也会带动市场炒作向理性水平回归。 多家机构认为,长期以来跨境ETF流动性明显弱于A股ETF,得益于T+0交易的“激活”效应,未来或有更多投资者关注这一品种。来自海通证券的观点则认为,跨境ETF和LOF基金实行海外市场普遍采用的T+0交易机制,使得国内投资者与国外投资者的交投效率保持一致,可有效维护国内投资者的权益。

吴晓求: 未来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在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近日在“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未来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主要应在制度、法律和扩大开放三个方面。 第一,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其一是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以注册制为标志,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方向改革。其二要推动并购重组规则调整,目前并购重组规则太繁琐,不利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三要制定清晰、可操作的退市标准并严格执行。第四是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改革。 第二,修改包括《证券法》在内的法律、法规。首先要修改《证券法》中关于股票发行和相关法规关于再融资审批或核准的内容、机制,为注册制的改革提供法律基础。同时还要调整《证券法》中有关上市公司选择的标准。 第三,扩大开放。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有一个顺序原则,应优先考虑开放投资市场,让国际资本有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以不断提高国际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不断扩大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规模,提升其投资比例,现有的渠道有QFII、RQFII等机构渠道,也有沪港通等选择性的双向市场通道。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