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12月24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12月24日 作者: 
央行宣布2016年1月4日起外汇交易时间延长至23:30 央行23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外汇市场发展,推动市场对外开放,现就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和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延长外汇交易时间。自2016年1月4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每日运行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23:3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相应延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成交价作为当日收盘价。 二、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经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申请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后,可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参与全部挂牌的交易品种。人民币购售业务交易品种包括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境外主体应在人民币购售业务项下依法合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等市场中介和服务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工行新推80个币种外汇业务 全面覆盖一带一路 中国工商银行于近日面向公司和机构客户新推出了80个新兴市场国家币种的外汇买卖业务,其中20个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办理外汇即期、远期、掉期以及配套的存款和汇款服务,另外60个非自由兑换货币可办理无本金交割远期等套期保值服务。目前,工商银行可办理的对公外汇买卖币种已达105个,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率先实现了外汇业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覆盖。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投资活动中,产生了大量兑换当地货币、汇兑和外汇套期保值等金融需求。过去由于国内银行未开办一些国家的货币交易业务,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进行转换,增加了交易难度和兑换成本。为此,工商银行发挥集团国际化经营优势,并利用旗下控股子公司工银标准银行在新兴市场20多年的交易经验和货币报价能力,推出了“一带一路”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外汇买卖和套期保值服务,从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当地货币汇兑成本和“走出去”面临的汇率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 2015年12月23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