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08月11日 作者: 
绥芬河卢布现钞使用试点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绥芬河市开展卢布现钞使用试点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绥芬河卢布现钞使用试点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金玫表示,绥芬河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城市,此次在绥芬河市开展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工作,是中俄双边本币结算业务的良性发展结果,更是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对于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往来,加强金融合作将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2014年,绥芬河对外贸易额实现75.9亿美元,卢布市场年流通量近240亿卢布。 绥芬河市相关人士表示,卢布现钞使用试点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后,将进一步推动卢布使用的规范化,民间卢布现钞兑换市场将逐步纳入银行体系,并能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间的边贸往来、促进边境地区的旅游发展。 此外,从绥芬河现在的卢布流通规模看,进行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并不会对人民币的主体地位形成冲击,相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在绥芬河进行卢布现钞使用试点,也有利于在条件成熟时,对等推动人民币现钞在俄边境地区的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不断提速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南非作为支付货币的使用量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33%,在过去两年里增长了191%。2015年6月,南非与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直接支付大约1/3采用了人民币为支付货币,较去年同期的约1/10显著提升。此外,肯尼亚国家银行7月在内罗毕启动了该行首家开设人民币业务的分行。当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为非洲首家人民币清算行,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非洲的“基础设施”正进一步得到完善。 “非洲复兴”在线的文章认为,中非之间快速增长的贸易额为人民币在非洲实现跨境结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渣打银行此前预计,中非人民币贸易结算量在今年有望达到385亿美元。 随着中非产能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中非经贸将由贸易向投资发展,催生金融需求,这为人民币业务在非洲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冀东发展集团在南非投资并控股的曼巴水泥厂项目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直接投资。此外,非洲54个国家流通着40余种货币,有的货币紧盯欧元,如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有的紧盯南非兰特,如莱索托和斯威士兰货币;还有的盯住美元,如厄立特里亚和摩洛哥货币。从现实情况看,非洲缺乏一种本土主导货币。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助理李峰认为,正因为如此,非洲国家对新货币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加上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作为国际货币在支付结算、投资融资、外汇交易、国际储备等方面的职能得到全面发展,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实现全覆盖和便利化,这为人民币在非洲推广提供了有利时机。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