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一分钟了解人民币国际化态势(1月28日)

时间:2015年01月28日 作者: 

俄媒:伊朗改用人民币等代替美元结算

俄罗斯卫星网1月25日报道称,中国开通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57亿元)的信贷线,用于伊朗四个石化项目。伊朗央行同日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正在加紧向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2010年初中国对伊朗油气领域的投资额为350亿美元(人民币2180.02亿元),截至2014年底增加到500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14.32亿元)。中国是伊朗的大型贸易伙伴,据伊朗工矿和贸易部部长称,截至2014年年底,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为5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伊朗对华出口额为28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央行副行长卡姆亚卜表示,伊朗目前正在考虑与一些国家签署关于使用其他币种的双边货币协议的可能性。他说,这些有助于促进经贸活动的协议计划在近期内签署。

温彬:人民币汇率全年走低预期难改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26日开盘后大跌,在跌破6.250后,跌幅一度接近2%,创历史最大跌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就目前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全年贬值预期难改,保守估计在3%以内。 他认为,从国际因素来看,一是此次欧洲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相继实施的宽松政策,让人民币的压力倍增;二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增强,美元持续走强。另外,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减速放缓已是市场共识,实际上去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市场的贬值预期就在加大,此次的欧洲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这种预期变成了市场的交易行为。 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还要继续,其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包括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的2%扩大至3%,有利于反映市场参与主体预期的变化,通过供求变动形成市场均衡价格。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的时机和节奏,在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前提下,加快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等临时资本管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等。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