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11月23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11月23日 作者: 
财政部100亿元人民币国债11月26日在香港投标 香港金管局11月20日公告显示,中国财政部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以及二十年期国债将于11月26日(周四)在香港进行投标,并与11月30日(周一)交手。 公告显示,总值50亿元的三年期人民币国债、30亿元的五年期人民币国债、10亿元的十年期人民币国债和10亿元的20年期人民币国债可供合资格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成员以利率为标的,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债券投标平台进行竞价投标。 每一品种国债将以面值发行,分别于2018年、2020年、2025年和2035年的最后一个利息支付日期满,利率为该品种国债投标确定的单一年息发行利率,每半年派息一次。 每项投标均须以50万元人民币或其整数倍数为单位,利率报价变动幅度为万分之一(0.01%),保留小数点后两个位。 财政部委任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作发行及交存代理,负责协助财政部办理国债招标事宜。 今年5月20日,财政部在香港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了140亿元人民币国债,其中包括50亿元3年期国债、30亿元5年期国债、15亿元7年期国债、15亿元10年期国债、5亿元15年期国债和5亿元30年期国债,申购总额为363亿元。其中3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2.8%,5年期国债利率为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其他品种中标利率方面:7年期为3.36%、10年期为3.39%、15年期为 3.6%、30年期为4.1%。 同时,财政部还向7家国外中央银行、地区货币管理当局发行20亿元国债。 交行:跨境资金流动或呈双向波动格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央行稳定外汇市场、美联储暂缓加息以及人民币有望加入SDR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10月跨境资金流出规模大幅收窄。未来,跨境资金仍面临流出压力,波动或将加大,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已有所消化,加之央行稳定汇率的预期,跨境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出或将是小概率事件。 报告指出,10月受银行代客售汇的大幅下降,银行结售汇逆差降至1279亿元人民币,逆差规模较上月下降八成。而境内银行代客对外付款的大幅下降也使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大幅降至620亿元人民币。二者均为7月以来首次收窄,表明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下,私人部门持汇意愿有所下降。 不过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仍远低于代客结售汇逆差,表明私人部门继续进行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与此同时,银行代客远期净售汇也下降近九成,缩减至109亿元人民币,表明央行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抑制了跨境套利活动。此外,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129亿元,也扭转了此前四个月持续减少的局面。总体来看,10月跨境资金流动各项数据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 报告认为,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是10月跨境资金流出规模大幅收窄的主要原因。一是央行稳定外汇市场及加强外汇监管等相关措施有效稳定了市场,抑制了投机;加之市场对8.11汇改认识逐步加深,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汇率走势相对平稳,私人部门持汇意愿有所减弱。二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暂缓加息及人民币加入SDR预期,减轻了资金流出压力。三是10月中国资本市场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资金流出压力。 报告指出,短期内跨境资金仍面临流出压力,资金流动可能呈现双向波动格局。未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在,中美货币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分化,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未完全消退,加之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市场避险情绪可能再次升温,跨境资金仍面临流出压力。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在即及央行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之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已有所消化,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呈现双向波动格局,但跨境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出或将是小概率事件。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1月23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