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11月16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11月16日 作者:
IMF11月30日讨论人民币加入SDR 已满足可自由使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13日发表声明称,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经过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建议执董会将人民币作为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IMF执行董事会将于11月30日召开会议讨论这一问题。 拉加德在声明中指出,基金组织工作人员13日向执行董事会提交了一份关于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审议的文件。鉴于中国的人民币继续符合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出口标准,此次执董会审议的一个主要焦点是人民币是否也符合另外一项现有标准,“可自由使用”标准,即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以及在主要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 拉加德表示,在文件中,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经过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建议执董会认定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并将其作为除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工作人员还认为,对于工作人员今年7月向执董会提交的初步分析中指出的所有悬而未决的操作性问题,中国当局也均已解决。 “我支持工作人员的分析和建议。当然,关于人民币是否应被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决定将由基金组织执董会作出。我将于11月30日主持召开执董会会议,讨论这一问题。” 拉加德表示。 拉加德声明发布后,中国央行就此声明答记者问称,人民银行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声明,对基金组织工作人员有关人民币加入SDR的分析和建议表示赞赏,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中方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中方希望各方支持人民币加入SDR。中方期待并尊重11月30日执董会讨论的结果。今后中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稳步推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竞争增 香港需找新优势应变
“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将面临伦敦等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竞争。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13日分析说,香港应开发更多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因为预期人民币升值、两地(香港和内地)利率不同可套利——所以持有人民币。 当天,《大公报》联合多家机构在港举办“一带一路”(香港)高峰论坛。此次论坛上,巴曙松表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交易中的份额会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互换范围和规模将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格局会改善。 巴曙松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庞大的贸易和基建投资规模将推动人民币计价以及支付走进沿途各国,推动欧洲、中亚、南亚、中东地区出现人民币离岸市场。 最近几年,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相继涌现,香港面临竞争。巴曙松表示,从存量上看,香港仍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个别时间段的交易量不如伦敦。香港以往依靠的“清算行+离岸市场模式”天然优势正在减弱,香港需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找到新优势。香港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利于“一带一路”的经贸结算、融资以及人民币投资。在这一方面,香港拥有地理区位、连接内外、人才储备等优势。 巴曙松建议,香港重点转向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形成产品多元、有深度、有定价权的金融市场,满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吸纳离岸人民币。推动香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形成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和商品的定价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1月13-15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