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论坛,也欢迎各位演讲人来到今天的论坛,我名字叫Will Haskins,是Money20/20大会亚太地区内容总监。我们作为一个平台不仅有中国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应用,还有科技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展阅读全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论坛,也欢迎各位演讲人来到今天的论坛,我名字叫Will Haskins,是Money20/20大会亚太地区内容总监。我们作为一个平台不仅有中国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应用,还有科技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展示。所以我们说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是始于危机。当传统的金融领域发生了危机之后我们的监管部门想要引入新的竞争者,这就来了科技的力量。所以我们说我们这个金融科技也是探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那它究竟是从哪来?要走向何方?我们知道全球范围内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它和中国又有什么样的融合?
我们之前知道的一个故事版本是有很多新的初创企业,它们在威胁到了传统的金融行业,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的走向确实是很多非常传统的金融机构,甚至说非常传统的金融监管机构,它们实际上开始主动伸出橄榄枝来跟科技的企业合作来涉足这一全新的领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一种超级增长,就是我们金融科技在过去的时间出现了超级增长,他们吸引了这一些传统的领域和金融机构的注意,让他们开始有兴趣涉足到这一全新的领域当中来。
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价值。整个的线上支付和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相关的价值所在,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所认可。我们也可以看到像传统的支付宝和微信不仅仅在中国有相关的金融业务,而且它金融业务已经延伸到了海外。
我们可以看到像一些传统的大国、英国、德国它们都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来引领金融科技的发展,在这一些国家其实不是有特别多的初创企业和科技的初创企业。
一些新的颠覆性的新的市场进入者,这一些科技的公司在金融的领域,这是我们所全世界都想要学习的经验,当然他们也面临了很多的挑战我们在稍后的内容分享当中还进一步的讲到这一些挑战。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一些快速增长的金融科技的这一些机构它们究竟分了谁的蛋糕,我们之前说可能有一些的服务和有一些客户是一些新的客户,但实际上大部分的这一些客户都是从一些其他的地方、其他的金融服务当中的客户转到了金融科技的服务当中。我们现在就是要搞清楚究竟它分了谁的蛋糕。
这个是我们当时花旗银行一个研究团队所做的一个研究,就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个未来前景的估量,它主要集中在支付和投资的领域,虽然说现在的比例只占9%,但是它的未来预期的比例非常高。
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领域来说,它的挑战和风险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或者说从中学到的经验就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在海外来进行一个存活和服务以及海外的金融公司如何在中国市场上寻找到它们的位置。所以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今年的中国大会上一些重要的案例,这是我们不断的听到有一些是海外公司在中国的一个情况,也有一些是中国公司的一些情况,这个就是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注意的一些案例现象。
首先我们不要把我们的眼睛来局限在一时一地,因为在中国我们知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非常成功,由于知道全世界都羡慕这一种成功的一个模式。但是其实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有很多其他的成功案例都值得我们来借鉴和学习。
在欧洲的监管现在有了一些开放式的银行或者说它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比如说数据保护的条例来允许一些金融的机构使用客户的数据来进一步的促进金融业的一个利润,这是颠覆着金融技术一个生态系统的存在。所以这就是当时成功的一个案例,因为我们知道一旦这个数据在新兴的数据法律监管的也就是新的监管之下,对于整个的科技或者说传统银行业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这一些新的机构会增加监管要求,所以这一些来创建开放式的银行应用编程的接口,也是吸引全球范围之内非常大的投资。另外一个就是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建立也就是合作的机遇,因为在此前其实外国很多的海外投资者和金融公司他们其实都担心比如说一些政治性的因素等等,因为这一些情况的考量更愿意建立独资的公司来保持独立性,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他们更愿意和中国的企业来一起建立合作伙伴来建立一个合资的关系。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美国运通和我们中国跨境公司的合作,因为美国运通想要在中国进行它自己一个信用卡市场的探索,但是它没有办法进行在岸的一个跨境结算,所以它就和中国的公司跨境支付公司进行了合资的公司来解决这一个问题。所以这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和时间演变,因为最开始的时候美国运通想要跨境进行合作的时候,是想让它作为一个技术的提供者,只是给它提供一个支付钱包的这样一个技术,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合作的不断深入,它进行了合资公司。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如何来重视它的用户体验以及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交互。所以用户体验其实是促进了金融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科技很多的创新,因为这是一个数字化的用户,他们可以获得很多的数据,就可以知道其实实际上真正的用户和客户的体验是什么,他们希望能够从他们的银行或者是其他的金融服务当中获得什么。
这个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是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一开始的时候它做的是网约摩托车,就是共享的车在用金融支付的方式来约摩托车,然后在城市中穿行,后来根据客户整个自己用户的需求开展了很多的一个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所以一个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像我们说优步这样的网约车公司是想要把整个做一个全球性的全球化的平台,然后把这个平台整合到不同的市场当中去。这个公司就是做的非常地方性和非常小的甚至是社区性的服务,用户定制,他们非常注重用户跟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不同的需求给他们设计产品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就是颠覆了我们传统当中一个观念,传统的观念当中我们想的是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业,或者说监管我们的政策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业,但是实际上用户自身的一个体验和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变环节,就是它这公司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就是他们的商业团队甚至去挨家挨户走访跟这一些小型的商户来进行沟通,来确定他们自己的需求点和痛点在哪里,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
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是要因地制宜,我们从别的国家看到的成功经验不能够完完全全的这样复制过来,在当时当地进行一个实践。因为这个数据它不一样,人口不一样,各个东西都不一样。但是除了这一些不同之外我们有一些相同的理念可以互相借鉴这是我们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和大家来进行共同探讨的东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