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认真地思考了“一带一路”下的货币战略和金融合作,货币战略我想了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货币战略,是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战略还是谈沿线国家的货币战略?我有点吃不透,但是我马上想到了肯定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阅读全文
我认真地思考了“一带一路”下的货币战略和金融合作,货币战略我想了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货币战略,是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战略还是谈沿线国家的货币战略?我有点吃不透,但是我马上想到了肯定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看今天大家的讨论的确也是顺着这个思路而谈的。其次是金融合作,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强调金融合作,我想讲四点看法:
第一、对“一带一路”这个大倡议的认识。
第二、大家讨论时说到了,“一带一路”涉及到巨大的融资问题,这是讨论的一个重点,融资怎么解决。
第三、对和“一带一路”有联系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认识。
第四、对这个题目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
首先习主席在2013年秋天分别在哈斯克斯坦和印尼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到现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真的很快是四个整年了,这四年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成绩都摆在面前,大家也有目共睹,我就不细说了,但是对“一带一路”战略怎么认识,在座的都是专家,都比我理解的更加深刻,我们一起还有必要真的对“一带一路”倡议加深学习理解。
我认为有三个线索,第一在今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讲到“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顺应当前国际经济大局势的需要,大家都知道,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可以说很蹒跚而且不稳定,迄今为止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形势之下习主席提出中国政府建设“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倡议,的确是响应了这个时代的号召、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像大家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到这么巨大资金的需要,而这些资金的调动使用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点习主席也谈到了,之前王永利行长也谈到,“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问题集中在金融问题的解决方面,我们已经成立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成立了自己的新开发银行,这里边有我们对国际治理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的新的想法。习主席也说,在国际治理方面是存在着很多赤字的,我相信这些中国理念、中国想法如果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理解,肯定会推动国际治理方面的进步。
第三点,“一带一路”倡议特别重要在哪里?说起来很简单,大家都明白,我们要“共商、共建、共享”,但是真的把六个字吃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刚才光大证券的专家也谈到了,有时候个别项目上你的好意是共享,但是蔡主席也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能不能够实现,后面还有必要讨论。
大家也在讨论,刚才曹行长一开始主持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一般来说,最后金融合作战略能够到什么程度,有点像指标似的,国际货币所给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这样具体的指标可以去测量,直观的去感觉。“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着这方面的问题,这也需要大家要认真的讨论。
总之因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大的前提,这是今天讨论最重要的前提,如果对这个前提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金融合作,而实际上大家也看到,没必要具体指出某个国家,到现在个别国家对“一带一路”还存在着很大的偏见,甚至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这里边就证明认识并不是完全一样,更不用说涉及到一个项目的方方面面,所以有必要提高认识,只有实现共识才有可能推动这方面的发展。
第二点意见,谈“一带一路”的资金需求,资金需求真的是巨大的,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2010到2020年十年的需求大致是每年八千亿美金,现在这个巨大的资金需求全靠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任何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也不能够实现。加上亚洲开发银行又推出一个新的报告,又对整个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方面的需要有了一个测算,新的测算针对的是从2020年到2030年大数他们研究的结果,整个到2030年需要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26万亿美元,用来抵御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
客观的说尽管近几十年来亚洲基础不断改善,但是仍有四亿人根本没有变、三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十五亿人没有基本卫生设施,这些具体领域大数是每年需要1.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比现在十年还要翻倍,26万亿美元总投资之中其中建设电力投资需要14.7万亿美元,交通设施8.4万亿美元、电信2.3万亿美元,水利和卫生需要八千亿美元,此外在气候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还需要两千亿美元,这些数字合在一起是26万亿美元,光凭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是难以单独解决的。但是我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倡导者,我们要努力推进,在融资方面前面发言人也谈了很多具体的想法,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来,也许可以大家讨论,这也是针对欧洲地区,大家都知道,他们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时候,欧洲那边人家是欧盟建立了欧洲稳定基金,那些基金上来就是四千亿、五千亿欧元巨大的数字,我想应对这么大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我们每家机构如果分别单独的投,第一解决不了问题,第二反而增加成本,我建议成立巨无霸,真的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或者任何名字),其实至少要五千亿人民币以上,这是最低的,不能再低了,这五千亿如何筹集,财政只能拿出一小部分钱,大部分钱也可以像人家有些国家、国际组织解决的办法,发出长期的债权,本来基础设施就是长期债券,一方面做活了债券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化运作对机构的运行也有一定的潜质。
第二更重要的是65个沿线国家当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设施项目,甚至于到现在初期阶段也有初步的规划,至少大的规划,“一带一路”十年以后在基础设施互通基础上,公路、铁路、港口、空中大致实现什么程度恐怕需要相当的投资规模,我们和有关国家再联合起来再发行新的债券,这样加强了金融合作,从项目涉及一个国家,如果要是一个跨境的涉及两三个国家的项目,更需要联手来做,这也许是太大胆的想法,但是我觉得如何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需要,需要大家来认真的讨论这个事情,项目前期资金的需要在银行做过项目的人,我在亚洲开发银行也工作过,非常重要,那是迫不及待的,首先即使钱不多几千万投进去才能够把可行性研究报告做了,才能够把一些基本想法实现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定项目的成熟程度,以为前期投钱是浪费那绝对不是浪费,而是政府节省资金的办法。
我提出这方面的建议,以便于今天讨论,也可以以后有时间再进行讨论。
第三点人民币国际化的想法,这一点我也一直参与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今年是第六年,我觉得我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是充满信心的,今年报告之中客观的指出了,去年虽然有所下滑或者说增长速度比较的缓慢,我觉得存在很多客观原因,也不解释了,我觉得利用这个期间可以进行调整,未来一定能够取得平稳发展,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一带一路”的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好多好的机会,前面发言人也谈到了,我还有必要再重复一下数字,是习主席在峰会上宣布的,像丝路基金新增资金一千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最规模三千亿人民币,对国开行、口行分别提供2500亿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人民币基础设施的建设、产能和金融合作,南南合作增十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这些汇集在一起都是超过万亿巨大的资金基础,而这些可以说是催化剂,是前期投入的基金会引起私人部门、市场共同的参与,可能最后撬动的资金规模我觉得应该是在数万亿之上是毫无疑问的,这些都是中国率先领先主导的基金,可以说在更大程度上更容易使用人民币来投资进行,这是毫无疑问的,我觉得对这一点还是充满信心的。
第四点,讨论未来的题目,“一带一路”将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金融合作的前景,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参会绝大多数人也是乐观的,因为就像前面说的,“一带一路”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所以为什么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的决议之中都已经包含了“一带一路”的内容,在联合国后15年发展一些项目上也都在提供大力的支持,大的前景是符合人心、符合民心的,所以我觉得在国际社会上如果有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带头倡议做利国利民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正面的东西,我们应该对这一点充满信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我就不说了,因为这是非常专题的题目,报告里面的结论说的最清楚的,对未来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再说一两个数字,“一带一路”人口44亿、GDP目前大约占全球的29%到30%,我提一个倡议,习主席提出来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首先想到我们能不能够建立一个“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总之当个组织机构来设置恐怕不能叫那个名字,但我受启发就像东盟,如果叫“一带一路”联盟或者是中文要认真的琢磨了,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一个机构,因为习主席说了,已经宣布在2019年举行第二届峰会,峰会是领导人政治性的宣言,具体的事情真的要留待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真来谈和后做,有这样的机构要建立常设的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执行机构,专设一个秘书处,但是我觉得秘书处如果完全由中国出面恐怕还不是一个最好的推进合作的方式,如果要是以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的形式能够定下来,各国都有轮流举办峰会的机会,相对来说这恐怕是更好的形式。
第二点建议,我觉得“一带一路”四年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和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但是金融是实质问题,我是觉得有必要还真的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已经开始的项目,或者是有必要和相对来说条件比较成熟更积极的国家,专门建立金融合作的机制,叫双边的,金融合作什么委员会也好,过去在银行工作也知道,和俄罗斯也有中俄混合金融委员会,定期的举行会议,因为“一带一路”项目是个长期建设的过程,的确是要求从早考虑,而且有示范作用,加之有几个国家运转的比较好,增加宣传和透明度,有利于其他国家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