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杨朝飞:绿色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密切相关

时间:2017年10月13日 作者:yang, chaofei 

导读:

我今天演讲主题是绿色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就是绿色发展,它是以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本质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包括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等,但是现在来看应该还包括绿色金融
阅读全文
我今天演讲主题是绿色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就是绿色发展,它是以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本质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包括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等,但是现在来看应该还包括绿色金融。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待绿色发展更加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更加关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第二个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第三个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生态价值,最后一个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和高效管理来获取新的增长点。 二战以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绿色转型。第一次绿色转型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的绿色转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资源约束,中东战争爆发以后全球的石油价格上涨,当时的情况要求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进行节约。第二个是二战以后,到了60年代、70年代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公众的强烈不满,公众的抗议也是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的动力之一。第二次国际主要经济体的绿色转型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一次首先是金融危机,再后来变成了经济危机,最后人们认为是发展危机。人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了这次危机:第一个,从经济角度来进行审视,认为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在失去发展的活力;第二个,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认为人类面临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第三个,从资源角度来看,过渡消耗导致不可再生资源,最后一个,从社会角度来进行审视,认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大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大的趋势,发达国家率先发展绿色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讲它的目的也是想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来占领国际竞争力制高点。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危机爆发过程中也开始了绿色转型,形成一个大的潮流。第一次经济转型只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擦与其中。而第二次经济转型当中,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国际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个清洁化、无害化、低碳化的趋势,第二次绿色转型比第一次绿色转型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一次经济的转型仅仅限于生产领域,而这次转型除了生产,还有国际贸易、消费、金融等这方面也开始了转型过程。 国际绿色金融转型的一些经验与做法,是人民币国际化应当借鉴的。第一点,国际绿色转型强调了增强政策信息的透明度,而目前我国的环境信息不公开,信息公开对经济转型,对绿色金融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点,强调国家的政策导向要和企业行为是有相关联的,我们现在讲资源节约,但是我们石油的价格、煤炭的价格等各种矿产资源的价格都在慢慢的下降,这种低价格和企业行为要有相关性。 第三点,在发展绿色经济转型的时候,要建立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机制。 第四点,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转型来看,一定要避免扩大贫富的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将不可避免的为社会带来不安定。 第五点,环境、气候政策与保护国际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比较好,而它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换言之,经济转型越好,国家的竞争力就要越提高。当然国际的绿色转型也有一些做法是不值得借鉴的,比如一些发达国家把污染的产业、污染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 人民币国际化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与资源挑战,我们国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亟需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湖库富营养化问题普遍,土壤与耕地超标率令人担忧,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较重,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差距大。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污染的挑战,在国家十三五的发展规划里面已经明确指出。所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我们既要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又要履行国际公约,担负国际责任。 从十三五的规划来看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深化改革,推动环保政策与制度创新。十三五将以改革为动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推动污染防止、改善环境质量。大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第二个,大幅度提高违法排污成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发布一些法规,包括两高司法解释,我国现在把环境司法的问题提到了很高的层次。 第三个,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污染治理已经涉及到资源配置,我们政府的配置要更加的合理。 第四个,现在国家提出要完善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体系,要公众共同参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第五个,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污染问题,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非常快,这些先进的技术急需绿色金融的支持。 最后一点就是深化生态环保监管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它有很多的要点,第一个就是明确国家和省一级环保部门的责任义务关系;第二个就是企业的监督。中国政府现在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而且现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要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2015年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提出改革建立环保督察制度,从2015年新的环保法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2016年和2017年,中央决定对全国31个省开展一次环保综合督察。同时中央还提出要改革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办、国办印发《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将环境质量作为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中央还提出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6至2017年七省试点,2018年全国试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制度将逐步完善。 绿色发展将紧密伴随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国力增强的标志,也是绿色发展是担当国际责任的标志。要让人民币国际化走向世界,必须担当国际责任。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个,要通过绿色法制规范人民币国际化;第二个,利用企业转型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第三个,以创新绿色技术来优化人民币国际化;第四个,通过社会治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一点我们国家走出去的项目,不太注重社会治理;最后一个是利用绿色金融来驱动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金融驱动人民币国际化,我想有这么几个理念: 第一个是核心:生态理念; 第二个是关键:严格监管,无论从环境部门、商务部门都应当加强监管; 第三个是前提:信息公开,这里面既包括国家信息的公开,也包括企业的信息公开和金融机构的信息公开; 第四个是方式:部门合作,是要推动各个部门进行合作; 第五个是保障条件:社会组织的参与。它的基础是要实现利益共享。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的任何一个项目,都要考虑中国的投资和当地社区群众比较要实现利益共建。社会组织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组织可以帮助企业寻找治理技术,推动污染治理,可以监管企业的环境行为,向社会发布信息,可以帮助投资人协调社区,维护其合法权益,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制定规范,强化环境监管,还可以在一些部门和机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时候,监督、批评、投诉有关人员; 最后一点,绿色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保障和强大的推动力量,离开了绿色发展,人民币难以实现国际化。 (该文章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核)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